天安字典

《阌乡寓居十首。阿对泉》

时间: 2025-07-12 03:01:01

诗句

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多病决然归。

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01:01

原文展示:

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多病决然归。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

白话文翻译:

在宫中侍奉六年,忍受了许多病痛,终于决定回归故里。若有五陵的年轻人向我询问,我会在阿对泉旁告诉他们,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布衣(平民)。

注释:

  • 六载:六年。
  • 抽毫:指写字或画画,这里指代在宫中担任文职工作。
  • 侍禁闱:侍奉在皇宫内,禁闱是指皇帝的内廷。
  • 可堪:可以忍受。
  • 多病:多次生病,身体虚弱之意。
  • 决然归:决心回归故乡。
  •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陵地区,古代的豪门贵族和年轻人聚集之地。
  • 阿对泉:指的是一处泉水,可能是作者故乡的著名景点。
  • 布衣:指普通百姓,象征身份的卑微。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五陵年少”,是对当时名门子弟的描写,五陵是古代王公贵族的埋葬地,暗示着年轻人的奢华生活。作者以此对比自己“布衣”的身份,表现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以诗歌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吴融六年侍奉皇宫后,因多病决定归乡,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平凡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开头“六载抽毫侍禁闱”,描绘了诗人在皇宫中工作的岁月,暗示着他所承受的压力与病痛。接着“可堪多病决然归”,表现了诗人对身体虚弱和心灵疲惫的无奈,决定告别繁华的官场,回归自然和故乡。最后两句“若有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用“阿对泉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平民生活的自豪与满足,尽管他身处繁华,却选择了简单的生活方式。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最终的释然,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名利的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六载抽毫侍禁闱:在皇宫中侍奉了六年,主要工作是书写文书等。
    2. 可堪多病决然归:尽管忍受了多病的折磨,诗人做出了回归故乡的决心。
    3. 五陵年少如相问:如果有年轻的贵族向我询问。
    4. 阿对泉头一布衣:我会在阿对泉边告诉他们,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布衣。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官场的繁华与平民的简单,突出诗人的心境变化。
    • 象征:阿对泉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归宿和向往。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最终选择回归自然和朴素的生活,体现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阿对泉:象征自然与宁静,代表诗人对生活的理想状态。
  • 布衣:象征平民的身份,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自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融在皇宫中工作了多少年? A. 四年
    B. 六年
    C. 八年

  2. 诗中提到的“五陵”指的是? A. 一处山川
    B. 贵族年轻人的聚集地
    C. 诗人的故乡

  3. 诗人最后选择了什么身份? A. 官员
    B. 布衣
    C. 游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吴融的《阿对泉》都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吴融更侧重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是直接描绘田园的宁静与安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酒胡子 喜雨上主人尚书 华清宫 开窗 闭门 润屋 偶书 十里烟笼 寄华山司空侍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击斩 长字旁的字 形式主义 透平 时无再来 至字旁的字 美不胜收 乌几 攴字旁的字 鞭背 首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激开头的成语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发迹 言行一致 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