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13
一水终南下,何年派作沟。
穿城初北注,过苑却东流。
绕岸清波溢,连宫瑞气浮。
去应涵凤沼,来必渗龙湫。
激石珠争碎,萦堤练不收。
照花长乐曙,泛叶建章秋。
影炫金茎表,光摇绮陌头。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
有雨难澄镜,无萍易掷钩。
鼓宜尧女瑟,荡必蔡姬舟。
皋著通鸣鹤,津应接斗牛。
回风还潋潋,和月更悠悠。
浅忆觞堪泛,深思杖可投。
只怀泾合虑,不带陇分愁。
自有朝宗乐,曾无溃穴忧。
不劳夸大汉,清渭贯神州。
这条水流从终南山流下,不知何年开始成为这条沟渠。水流穿过城镇向北注入,之后又向东流过花园。岸边清澈的波浪泛滥,连宫殿上都弥漫着祥瑞之气。水流过去时应该能涵养凤凰的沼泽,水流回来时必定会渗透龙的瀑布。激起的水花像珍珠一样争相破碎,围绕堤岸的涟漪却是难以收敛。晨曦照耀下,花影与乐声交织,荡漾在秋日的叶子上。影子在金色的茎上闪烁,光辉摇曳在华丽的小道上。水边滴落的雨水沾湿了画眉的府邸,斜斜流入了教箫的楼阁。若有雨水就难以如镜般清澈,若没有浮萍就容易抛竿钓鱼。鼓声应当像尧女的瑟音,荡漾的则是蔡姬的舟船。岸边栖息的鹤声悠然,渡口上能接上斗牛。回风轻轻荡漾着,月光愈加显得悠然自得。浅浅的回忆可以乘酒而泛,深深的思考则可以用杖来投掷。只怀念泾水的相合,不担忧陇水的分离。自有朝宗的快乐,曾无溃穴的忧愁。无须夸耀大汉,清渭河贯穿神州大地。
吴融,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清新的风格。
《御沟十六韵》创作于吴融游历之际,通过描绘水流的动静、清幽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御沟十六韵》是一首以水为主题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开篇的“一水终南下”即设定了流水的起源,给人一种清新流畅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展开,水流的路线逐渐明晰,穿城而过,流入花园,似乎在描绘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水流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承载了人文情感。比如“照花长乐曙,泛叶建章秋”描绘出了一幅春秋交替的美丽画面,水波与光影相互辉映,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诗歌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雨”、“钩”、“舟”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心灵的宁静与思考。水流的清澈与波动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不定,而诗人却选择以一种洒脱的态度去面对,表明了他对生活的一种豁达境界。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流的变化,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水作为诗中的主线,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中的“终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凤沼”象征着什么?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