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7: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7:31:04
曹公屈指当时辈,天下英雄数使君。
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曹操在历史上是个杰出的领袖,而在那个时代,真正的英雄人物中数得上他的名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曹操倾尽心血,奋发图强,甚至为此感动落泪。令人遗憾的是,汉朝的鼎立局面却始终未能实现。
郑獬,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在诗词创作上善于运用典故,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见解。
此诗写于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反映了作者对曹操的崇敬与对历史局势的思考,体现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读蜀志》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通过对曹操的描绘,展现了英雄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奋斗。诗的开头用“屈指”一词,生动地表现出曹操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天下英雄数使君”一句,强调了曹操作为英雄的独特地位。在诗中提到的“髀肉消来还感泣”则通过具体的身体意象传达出曹操为理想而努力付出的艰辛,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一句“争教汉鼎不三分”则带有强烈的历史感慨,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的理想局面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敬仰,又流露出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惋惜,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反映了对国家分裂局势的无奈和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思考。
曹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孙权
“髀肉消来”意指什么?
A. 吃得太多
B. 为理想奋斗的辛苦
C. 身体健康
“汉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的平衡
C. 英雄气概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郑獬的《读蜀志》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崇敬,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天下的忧虑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