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7:33
老客羞携乞食箫,
儿声先作上元娇。
酒楼鼓板花楼笛,
荡得春烟似软潮。
一位常来的客人羞于带着乞讨的箫,
孩子的歌声首先传来,显得格外娇媚。
酒楼的鼓声、花楼的笛声,
荡漾的春烟如同柔软的潮水。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上元”指的是元宵节,古时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传递节日的欢愉氛围。此外,酒楼和花楼在古代是文人雅士聚会、吟唱的场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姚燮(约1667-1745),字仲明,号白云,江苏人。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其作品常富有情感,关注人情世态。
此诗写于上元节,表现了节日的热闹场景和人们的欢愉心情。时代背景下,清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酒楼成为人们社交的重要场所,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传达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杂兴得七绝句 其三》是一首描绘节日气氛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人们的欢乐与生活的多姿多彩。开头两句通过“老客羞携乞食箫”,直接引入了一个带有自嘲和羞愧感的角色,给人一种淡淡的悲凉。接着“儿声先作上元娇”,在这个节日中,孩子们的歌声成为了欢乐的象征,映衬出节日的喜庆。
后两句则描绘了热闹的酒楼场景,鼓声和笛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音乐画面。此时的春烟轻柔如潮,仿佛将人们的心情都带入了一个温馨的梦境。整首诗以轻快的节奏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一种对人间烟火气的眷恋。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节日的欢愉与人间的温暖,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老客”是指:
A. 常来的客人
B. 新来的客人
C. 乞丐
填空题:诗中“儿声先作__娇”是指什么节日的欢歌?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是一个安静的环境。(对/错)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绘生活和情感时,所呈现出的不同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