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京道中闻蛙》

时间: 2025-04-26 05:21:18

诗句

雨馀林外夕烟沉,忽有蛙声伴客吟。

莫怪闻时倍惆怅,稚圭蓬荜在山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1:18

原文展示:

西京道中闻蛙
作者: 吴融 〔唐代〕
雨馀林外夕烟沉,
忽有蛙声伴客吟。
莫怪闻时倍惆怅,
稚圭蓬荜在山阴。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林外的傍晚烟雾弥漫,
忽然听到蛙声与我的吟唱相伴。
不要怪我此时愈发感到惆怅,
那年轻的圭(古代乐器)与蓬草的茅屋在山的阴影中。

注释:

  • 雨馀:雨后、雨水过后。
  • 夕烟沉:傍晚的烟雾弥漫,显得沉重。
  • 蛙声:青蛙的叫声,常与乡村的宁静相伴。
  • 伴客吟:与我的吟唱相伴,表现诗人孤独的情感。
  • 莫怪:不要怪责。
  • 倍惆怅:更加感到惆怅。
  • 稚圭:古代曲调的一种乐器,形状如圭。
  • 蓬荜:形容简陋的茅草屋。
  • 山阴:山的阴面,通常指阴凉之处,象征宁静和隐秘。

典故解析:

  • 蛙声:在古诗文中,蛙声常常与乡村、自然和诗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象征着宁静和思乡之情。
  • :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来伴奏,象征着古典文化和艺术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旅途中,表现了诗人对故乡、自然的思念以及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西京道中闻蛙》以自然为背景,融合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在静谧的傍晚中听到蛙声的感受。雨后的林外,夕阳西下,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沉重的气氛。蛙声的响起不仅伴随着诗人的吟唱,更引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惆怅。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是稚圭与蓬荜的意象,暗示着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唐诗的韵味与情感之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馀林外夕烟沉:描绘了雨后傍晚的景象,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忽有蛙声伴客吟:蛙声突然响起,与吟唱相伴,增添了诗人孤独的情感。
    • 莫怪闻时倍惆怅:诗人自我反省,表明听到蛙声后愈加感到惆怅。
    • 稚圭蓬荜在山阴:通过稚圭与蓬荜的意象,表达对简单生活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内心的反思。
  • 蛙声:代表自然的声音,带来乡愁与思考。
  • 夕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沉重。
  • 稚圭与蓬荜:代表传统文化与简单生活,传达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烟沉”形容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清晨的雾气
    • B. 傍晚的烟雾
    • C. 正午的阳光
  2. “莫怪闻时倍惆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愤怒不平
    • C. 深深的惆怅
  3. 稚圭在文中象征了什么?

    • A. 现代乐器
    • B. 古代乐器
    • C. 自然景象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对自然与孤独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对比吴融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但吴融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荔枝岩 挽柳斋陈公四首 题画六言一首 放言五首 挽南塘赵尚书二首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其二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 其一 赠碧眼相士六言二首 杂咏一百首·刘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旋旋 讨功 風字旁的字 农里 浑身皆胆 瞻云陟屺 劝善戒恶 耳刀旁的字 马毛蝟磔 微攻 雨字头的字 支字旁的字 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为仁不富 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颠簸不破 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