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2: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2:34:57
题画六言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子猷无乘兴舟,
越石有长啸楼。
雪灭千山踪迹,
月照几家乐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子猷”没有乘舟而行,意味着他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兴奋和激励;“越石”上的长啸楼则体现了一种孤独之美。随着“雪灭千山”的景象,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月照几家乐愁”则表达了在月光下,快乐与愁苦交织的情感。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杰,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以及对人间苦乐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开篇“子猷无乘兴舟”,以“子猷”作为象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尽管没有乘兴而来,却在越石之上感受到一种长啸的豪情。“越石有长啸楼”则转向自然,展现出一种高远的志向与豪情。这种对比恰好映衬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接下来的“雪灭千山踪迹”,以雪的消融隐喻时间的流逝,千山的踪迹在无情的雪中消失,似乎在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而“月照几家乐愁”则在月色的映照下,几家人的欢乐与愁苦交错,表现了生活中快乐与忧愁的对立与统一。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子猷无乘兴舟:
越石有长啸楼:
雪灭千山踪迹:
月照几家乐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表现了孤独、无常与人生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子猷无乘兴舟”中的“子猷”指的是谁?
A. 孔子的学生
B. 杜甫
C. 李白
“越石有长啸楼”中“长啸楼”象征的是什么?
A. 社会的繁华
B. 孤独与志向
C. 快乐的生活
“雪灭千山踪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无常
C.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