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4:16
岁晚昌平道,千官历翠微。
霜封阴殿瓦,云染祀臣衣。
骑火通幽谷,岩钟散御帏。
仙游忆空乐,杳杳六龙飞。
在岁末的昌平道上,成千上万的官员穿行在青翠的山巅。
霜冻了阴殿的瓦片,云彩渲染了祭祀官员的衣裳。
骑着火焰穿过幽深的山谷,岩石上的钟声散落在御帷之间。
仙人游玩时忆起空中的乐趣,渺渺的六龙飞舞在天际。
林应亮,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见长,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风格古朴而含蓄。
该诗作于岁末,时逢官员出行,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昌平道中晚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人以昌平道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岁末时节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千官历翠微”描绘了官员们在青翠的山峦间行走的场景,带有一种生机与繁荣的气息,显示出明代官场的繁忙与兴旺。而“霜封阴殿瓦,云染祀臣衣”则将自然的冷酷与人类活动的温暖形成对比,霜冻和云彩的描写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
“骑火通幽谷,岩钟散御帏”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诗人进入幽谷时的神秘与宁静,岩钟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仙游忆空乐,杳杳六龙飞”则将诗的意境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世间的繁忙与冷漠。诗人通过描绘昌平道的美丽景色,寄托了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诗中“千官历翠微”指的是:
A. 官员数量很多
B. 官员在山顶上行走
C. 官员出行的景象
D. 以上都是
“骑火通幽谷”中的“骑火”用来形容什么?
A. 穿越幽谷
B. 神秘的旅程
C. 夸张的手法
D. 以上都是
诗中的“六龙”象征的是:
A. 权力
B. 超脱
C. 理想
D. 以上都是
答案: 1-D, 2-D,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