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华书事诗》

时间: 2025-07-28 10:30:00

诗句

火树烧春明踯躅,紫罗囊笔缀辛夷。

花枝照眼蒙清润,带雨游山亦自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30:00

原文展示:

火树烧春明踯躅,
紫罗囊笔缀辛夷。
花枝照眼蒙清润,
带雨游山亦自奇。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火树映照着红色的踯躅花,紫色的罗囊笔上缀满了辛夷花。花枝在眼前闪烁,带着清润的气息,雨后游山的景致显得格外奇妙。

注释:

  • 火树:指盛开的花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 踯躅:即杜鹃花,春天常见的花卉,象征着春天的热烈。
  • 紫罗囊:一种植物,常用于书写或绘画,象征文人雅趣。
  • 辛夷:即辛夷花,早春盛开的花,寓意美丽与坚韧。
  • 蒙清润:形容花枝上的露水,清新润泽。
  • 带雨游山:雨后的山景,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与奇妙的体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南华书事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诗人用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游山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花卉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绚丽与自然的奇妙。开头的“火树烧春明踯躅”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仿佛眼前的景象在燃烧,一片热烈的红色。接下来的“紫罗囊笔缀辛夷”,不仅展示了花的多样性,还暗示了诗人作为文人的身份,强调了文化与自然的融合。

“花枝照眼蒙清润”一句,细腻地描绘了花枝在阳光下的清新与润泽,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最后一句“带雨游山亦自奇”则将诗人置于雨后的山水之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奇妙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陶醉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构建起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春天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火树烧春明踯躅:以“火树”比喻盛开的花木,生动描绘出春天的热烈气氛,踯躅花的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
  2. 紫罗囊笔缀辛夷:紫色的罗囊笔点缀着辛夷花,既表现了花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作为文人对自然的敏感。
  3. 花枝照眼蒙清润:花枝在阳光下闪烁,带着清新的露水,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润泽。
  4. 带雨游山亦自奇:雨后的山景更显得奇妙,诗人享受着游山的乐趣,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火树”比作盛开的花木,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诗歌更为和谐美。
  • 拟人:花枝仿佛有了生命,能够“照眼”,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树:象征春天的热烈与生机。
  • 踯躅:代表春天的美丽,充满生命的象征。
  • 紫罗囊:象征文人的才情与雅趣。
  • 辛夷:代表坚韧与优雅的美。
  • 花枝: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火树”指代的是哪种植物? A. 樱花
    B. 踯躅
    C. 松树
    D. 桃花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辛夷”是一种____(花卉/树木/草本植物)。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自然的奇妙感受。(对/错)

答案:

  1. B
  2. 花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旅途的感受与人生的哲理。
  • 《春望》: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国事的忧虑,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春天的意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解连环 岁暮寄巸盦滨江 解连环 秋芜 解连环 观女郎九连环作 解连环 送别 解连环·怨怀无托 玉蝴蝶 玉蝴蝶 梁生镇园亭有兰名玉瑚蝶,即席赋一首 玉蝴蝶 玉蝴蝶 玉蝴蝶 当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诫莫如豫 弄月吟风 包含友的成语 皮字旁的字 赖精 鼎字旁的字 混沌 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猛的成语 见字旁的字 龙墀 悔厉 支字旁的字 铸山 鸟字旁的字 有志者事竟成 骤雨暴风 轻饶素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