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5:17
僧中难得静,静得是吾师。
到阙不求紫,归山只爱诗。
临风翘雪足,向日剃霜髭。
自叹眠漳久,双林动所思。
在僧侣中难得的宁静,正是我心中的老师。
来到宫阙不渴望紫衣,回归山林我只爱诗歌。
在微风中翘起雪白的足,向阳光剃去霜白的胡须。
我自叹在漳水边安眠已久,双林间的景色让我思绪万千。
吴融,字季珪,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对仕途的厌倦而归隐。他的诗作多表现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及对诗歌的追求。
此诗写于吴融归隐于山林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宁静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寄尚颜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渴望自然生活的情怀。全诗通过“静”与“动”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在繁杂世事中的清醒与自我反思。开头两句强调了宁静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这种宁静是他人生的导师,暗示了对物质追求的放弃。接下来的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悠闲自得的状态,仿佛与世无争。最后两句则通过自叹与景物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思考与怀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哲思,既有对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过往的回顾,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静得是吾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权利的渴望
b) 对宁静的珍视
c) 对名利的追求
“到阙不求紫”中的“紫”指的是什么?
a) 紫色的花
b) 官职
c) 紫衣
答案:
吴融的《寄尚颜师》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宁静的意象传达了对人世纷扰的超脱。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吴融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