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1:27
原文展示:
闵雨 张嵲 〔宋代〕
映空终日但如丝,安得垂檐似绠縻。 须作深秋霜雨想,要无遗恨俗晴时。
白话文翻译:
整日里天空映照着细如丝线的雨,如何能像绳索一样垂挂在屋檐下。 应该想象这是深秋的霜雨,这样就不会在晴朗的日子里留下遗憾。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宋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细雨的观察和想象,通过对比细雨和深秋霜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和对晴朗日子的无憾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雨如丝的景象,通过“映空终日但如丝”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雨丝的细小和连绵不断。后两句“须作深秋霜雨想,要无遗恨俗晴时”则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哲思,将细雨与深秋霜雨相联系,表达了即使在晴朗的日子里也不会留下遗憾的豁达心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细雨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映空终日但如丝”形容的是什么? A. 雨丝 B. 霜 C. 雪 D. 雾 答案:A
诗中“安得垂檐似绠縻”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须作深秋霜雨想”表达了作者的什么? A. 遗憾 B. 想象 C. 忧愁 D. 喜悦 答案:B
诗中“要无遗恨俗晴时”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态? A. 消极 B. 豁达 C. 忧郁 D.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