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3:37
作者: 萧纲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
今似陈王叹,流风难重思。
翠带留馀结,苔阶没故基。
图形更非是,梦见反成疑。
熏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
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
我曾听闻那歌女离别,游子却久无归期。
如今的我像陈王那样叹息,往日的情怀难以再思。
那翠绿的腰带仍留有余韵,苔藓覆盖了往日的阶基。
所见的图像已不再是之前的模样,梦中相见却反而令人怀疑。
香炉里散发着芬芳的气息,庭院的树木吐出鲜花的滋味。
香烟燃烧到天日即将西沉,花儿凋落却再也无法回归。
作者介绍: 萧纲,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感慨,风格清丽而哀婉。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北朝时期,诗人通过对歌女和游子的思念,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爱情的感伤,反映出社会动荡带来的离散与无奈。
《伤美人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往昔的怀念。首联以“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开篇,直抒其情,点明了诗的主题。诗人在此不仅仅是在叙述一段爱情故事,更是在表达一种普遍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两句“今似陈王叹,流风难重思”,则借用历史典故,提升了诗的意境。陈王的叹息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反映,也象征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无法再现的惋惜。
在意象的营造上,诗人用“翠带”和“苔阶”描绘出一种凋零的美感,暗示着往日繁华的消逝。后面提到的“梦见反成疑”则揭示了梦境与现实的错位,使人更加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中。最后两句“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更是将时间的不可逆转与美好事物的流逝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悲凉感。
整首诗运用典故、对比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有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伤感和怀念为基调,表达了对离别、时间流逝和逝去爱情的深切感受,使人感受到一种普遍的孤独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昔闻倡女别”中的“倡女”指什么?
“今似陈王叹”的“陈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