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42:18
戚里多妖丽,重聘蔑燕馀。
逐节工新舞,娇态似凌虚。
纳花承褶,垂翠逐珰舒。
扇开衫影乱,巾度履行疏。
徒劳交甫忆,自有专城居。
在戚里,舞女们多姿多彩,身着华丽的服装,宛如飞燕。
她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娇媚的姿态仿佛要凌空飞翔。
手中捧着花瓣,裙摆轻盈地垂下,翠绿的流苏随风摇曳。
扇子一开,衣衫的影子在灯光下摇曳不定,头巾和鞋子则显得疏离。
徒然怀念往昔的舞姿,心里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安身立命之地。
萧纲,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咏舞诗二首”是萧纲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一组诗作,通常与当时的宫廷文化和舞蹈艺术密切相关。这首诗描绘了舞者的优美舞姿与心理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舞蹈艺术的重视。
《咏舞诗二首 其一》以舞蹈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舞女的美丽与舞蹈的魅力。诗中多处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与对仗,使得整首诗韵律感强烈,充满了动态的美感。首句“戚里多妖丽”便立即引入舞女的优雅形象,紧接着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细致描绘,将舞者的娇态与乐曲的节拍紧密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中不仅描绘了舞者的外在美,更触及了内心的情感,尤其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折,增添了诗的深度,令读者在欣赏舞姿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舞者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整首诗在艺术性与情感表达上均有很高的水准,展现了萧纲对舞蹈文化的理解与创造力。
整首诗表现了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展现了舞者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戚里”指的是哪种场所?
A. 农田
B. 舞台
C. 餐馆
D. 庭院
“娇态似凌虚”中的“凌虚”意指什么?
A. 轻盈
B. 高远
C. 美丽
D. 迷人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怀念与无奈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可以对比李白的《庐山谣》与萧纲的《咏舞诗二首》。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但萧纲的诗更侧重于舞蹈艺术的表现,李白则更关注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