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城子重阳》

时间: 2025-04-26 00:06:07

诗句

泠风穿户皱蛾眉,问苍茫,月盈亏?

萦怀花事,不堪与人私。

且裹秋裳寻旧梦,听菊语,倚疏篱。

鬓丝淩乱又霜披,恨垂髫,已成衰。

韶华去了,不想弄胭脂。

又近重阳风雨日,人老矣,有谁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6:07

原文展示:

泠风穿户皱蛾眉,问苍茫,月盈亏?
萦怀花事,不堪与人私。
且裹秋裳寻旧梦,听菊语,倚疏篱。
鬓丝淩乱又霜披,恨垂髫,已成衰。
韶华去了,不想弄胭脂。
又近重阳风雨日,人老矣,有谁思?

白话文翻译:

凉风透过窗户,轻轻皱起眉间的愁苦,问苍天,月亮为何时圆时缺?
心中萦绕着花的往事,却不忍与他人分享。
不如裹上秋天的衣裳,去寻找旧日的梦,听听菊花的低语,倚靠着稀疏的篱笆。
鬓发凌乱,已被霜染,恨自己年少时的无知,已然衰老。
青春已经逝去,不再想去涂抹胭脂。
又临近重阳这个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也老了,有谁会怀念我呢?

注释:

  • 泠风:指凉爽的风。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弯曲如蛾,暗示女人的柔美。
  • 盈亏:指月亮的圆缺,象征时间的流逝。
  • 萦怀:指心中萦绕、无法释怀的情感。
  • 裹秋裳:意为穿上秋天的衣服,暗示季节的变化。
  • 菊语:指菊花的象征意义,通常与重阳节有关。
  • 鬓丝:指鬓发,形容老年人的苍白。
  • 恨垂髫:感叹年少时的无知与遗憾。
  • 韶华:指美好的青春时光。

典故解析:

  • 重阳:指重阳节,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象征着长寿与重阳。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强,重阳节时常会饮菊花酒,寓意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荣江,现代诗人,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创作背景:这首《江城子重阳》创作于重阳节前后,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江城子重阳》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通过“泠风穿户皱蛾眉”引入,传达出一种凉意和忧愁,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来临,那种岁月的无情让人感到无奈。接着,诗人提到“问苍茫,月盈亏”,用月亮的圆缺作为时间变迁的象征,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在“且裹秋裳寻旧梦”这一句中,诗人希望通过回忆往昔来抵御眼前的孤独,而“听菊语,倚疏篱”则将重阳节的意象引入,菊花不仅是节日的象征,更是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期盼。在韶华逝去,青春不再的无奈中,诗人以“恨垂髫”表达了对青春年少时光的追忆与遗憾,感叹岁月的无情。

最后,诗人以“又近重阳风雨日,人老矣,有谁思?”总结全诗,重阳节的来临不仅意味着节日的欢庆,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孤独,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泠风穿户皱蛾眉:凉风透过窗户,皱起了眉头,暗示心中愁苦。
    2. 问苍茫,月盈亏?:向天地询问,月亮为何时圆时缺,反映对时间流逝的疑惑。
    3. 萦怀花事,不堪与人私:心中萦绕着花的往事,却无法与他人分享,表现孤独感。
    4. 且裹秋裳寻旧梦:穿上秋天的衣服,寻找旧时的梦,渴望回忆过去的美好。
    5. 听菊语,倚疏篱:倾听菊花的声音,倚靠着稀疏的篱笆,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鬓丝淩乱又霜披:鬓发凌乱,已被霜染,表现衰老和无奈。
    7. 恨垂髫,已成衰:对年少时的无知感到遗憾,反映对青春的追忆。
    8. 韶华去了,不想弄胭脂:青春已逝,不再心思打扮,表现对生命的感慨。
    9. 又近重阳风雨日,人老矣,有谁思?:重阳节临近,感叹自己老去,思念的人已经不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的圆缺比作人生的起伏。
    • 拟人:菊花被赋予“语言”,传递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青春逝去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孤独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

意象分析:

  • 凉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预示着生命的无常。
  • 月亮:代表时间的循环与人生的变化。
  • 菊花:象征长寿与坚韧,重阳节的代表花卉。
  • 篱笆:暗示孤独与隔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崔荣江
    • C. 杜甫
  2. “泠风穿户皱蛾眉”中的“蛾眉”是指什么?

    • A. 眼睛
    • B. 眉毛
    • C. 脸
  3.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长寿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维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菊花》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重阳节表达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厚。

参考资料:

  • 诗词选集:《唐诗三百首》
  • 研究著作:《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网络资源:诗词网、古诗文网

相关查询

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 送柳震入蜀 送卢堪 送史泽之长沙 和卢校书文若早入使院书事 送僧无言归山 送张弋 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分流水 送郑佶归洛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茂齿 祗修 馬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例证 情同骨肉 立盹行眠 包含媚的词语有哪些 妙舞清歌 形见 权均力敌 决结尾的成语 包含遥的成语 麤服 东窗事发 刀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