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4:33
骊山一炬美人惊。肃宵征。诉哀情。禁燕囚莺,何处觅娉婷。弹拾金丸缘底事,花影重,月愁生。寂寥吴市咽箫声。纵分明。倩谁听。梦破春窗,壶漏未曾停。差幸琴边邀鹤语,衔石去,海波平。
骊山的一把火点燃了美人的惊慌。寂静的夜晚,我诉说着哀伤的情感。被禁锢的燕子和莺儿,哪里能去寻找那美丽的身影呢?弹奏起金色的乐器,究竟是因为什么呢?花影重重,月光愁苦生起。在孤寂的吴市,箫声哀婉,令人心痛。即使看得清楚,又有谁来倾听?梦从春窗破碎,壶中水滴未曾停。幸好在琴边邀来鹤语,衔着石头离去,海面平静如昔。
作者介绍:黄光,近代诗人,生活在变革的时代,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长,常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期,诗人目睹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孤独,借助古典的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这首《江城子》以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失去的悲伤。开篇“骊山一炬美人惊”,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惊慌与不安的场景。诗人通过火焰的突发,隐喻了生活中的意外与变故,接着“肃宵征”中的“肃”字,更加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悲伤。诗中反复出现的“禁燕囚莺”,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中“花影重,月愁生”的意象,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忧伤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最后的“海波平”则表达了一种平静的愿望,仿佛在希望经过了所有的风波之后,能迎来一片宁静。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失去的哀伤,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下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骊山”主要象征什么?
“禁燕囚莺”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最后一句“海波平”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