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城子》

时间: 2025-04-26 00:23:19

诗句

小圆珠串静慵拈。

夜厌厌。

下重帘。

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

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3:19

江城子

作者:张先 〔宋代〕

原文展示

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深人静时,心中愁苦,无法入眠的情景。她静静地玩弄着小圆珠,夜色令人感到沉闷,不由得拉下厚重的帘子。烛光斜照在曲屏上,心中的忧虑如同眉头的皱纹一般清晰。金字的香穗微微开启,愁苦让她难以入睡,心中对西蟾(西方的月亮)充满了怨恨。

注释

  • 圆珠:指一种珠子,可能是用于串成项链或手链的饰物。
  • 夜厌厌:夜晚显得沉闷、烦闷。
  • 重帘:厚重的窗帘,象征着隔绝外界的忧愁。
  • 曲屏斜烛:烛光斜照在屏风上,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金字半开香穗小:指一种香料,金字的样式可能指香料的包装或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先,宋代著名的词人,擅长于写柔情细腻的词作,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生活琐事,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士人常以词抒发个人情感。张先的《江城子》正是其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的反映,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感受。

诗歌鉴赏

《江城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愁苦情绪。诗中以“夜厌厌”开头,便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着通过对“重帘”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封闭和无奈;而“曲屏斜烛”则增添了几分温馨,却又暗含着孤寂。金字香穗的描写让人联想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愁不寐的结尾又将这种渴望转化为无尽的忧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宋代词人对情感的敏感与细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圆珠串静慵拈”:描绘了女子无意中玩弄小珠子的情景,体现出她内心的无聊与无奈。
    • “夜厌厌”:夜晚显得沉闷,反映了她的情绪状态。
    • “下重帘”:暗示她想要隔绝外界的烦恼。
    • “曲屏斜烛”:烛光曲折斜照,营造出一种微妙的氛围。
    • “心事入眉尖”:心事重重,眉头紧锁,显示出内心的愁苦。
    • “金字半开香穗小”: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
    • “愁不寐,恨西蟾”:表达了对无法入眠和月亮的怨恨,象征着对失去爱情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事比作眉尖的皱纹,突出情感的深重。
    • 拟人:通过“夜厌厌”的描述,使夜晚具有了情感。
    • 对仗:诗中句式对仗工整,如“愁不寐,恨西蟾”。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愁苦展开,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去后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分析

  • 圆珠: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无聊。
  • 重帘: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隔绝。
  • 曲屏斜烛:营造出一种温暖但又孤寂的氛围。
  • 金字香穗: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西蟾:象征着夜晚与孤独的月亮,表达对失去爱情的怨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愁苦 c) 愤怒

  2. “夜厌厌”中的“厌”字是什么意思? a) 喜欢 b) 厌烦 c) 疲惫

  3. 诗中“金字半开香穗小”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食物的渴望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愁苦
  2. b) 厌烦
  3. a) 对爱情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爱情的珍惜。张先的《江城子》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孤独与愁苦,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曲杂拌》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渔家傲(斜月) 渔家傲(夏月) 渔家傲(春月) 宴琼林(上元) 蝶恋花 渔家傲(冬月)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翼日坐雨 遗怀 舟中感怀叠前韵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慌 反攻倒算 夹辅之勋 耂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岁会 比字旁的字 绅民 赤字旁的字 伤痛 束身自好 根结尾的成语 建之底的字 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涣的成语 后顾之患 政简刑清 闾阎扑地 包含狼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