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17
江城子 病中寄千帆祖棻峨嵋山下
——汪东 〔清代〕
萧萧落叶又惊吹。步庭墀。
罥蛛丝。几朵芙蓉,憔悴月中姿。
料得半钩云外影,山隐约,似峨嵋。
仙郎才调手同携。玉台诗。
镜鸾知。帘捲西风,刚对菊花期。
忆否江城人惜别,因病损,旧腰肢。
萧萧的落叶在秋风中飘荡,我在庭院中踱步。
蛛丝悬挂在空中,几朵芙蓉花在月光下显得憔悴。
我想那云外的半钩月影,隐约间似乎是峨嵋山的轮廓。
仙郎的才情与我携手共度,吟咏玉台之诗。
镜中倩影似鸾凤知晓。今夜西风卷帘,我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
你是否还记得江城的那位惜别之人,因病而损伤了旧日的风采?
汪东(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此诗创作于汪东病中,他借此诗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回忆与友人的情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这首《江城子》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象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开头的“萧萧落叶”不仅构建了秋天的氛围,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深处的感慨,尤其是对往昔友情的缅怀。
在情感的层次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的病痛与自然的美丽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无奈的美感。特别是“忆否江城人惜别”一句,深刻地传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健康的渴望,突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写景物,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珍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萧萧”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的“仙郎”指的是怎样的人?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文人雅士
D. 仙人
诗人对“江城人”的思念主要是因为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同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