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6: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6:26:10
《贺新郎(环谷秋夜独酌)》
作者:汪卓 〔宋代〕
夜对灯花语。且随宜果盘草草,两三杯数。
翠玉环中园五亩,自唱山歌自舞。
况今夜尊前无暑。何用食前须方丈,更后车何用婵娟女。
这闲福,自心许。蓼花芦叶纷江渚。
有沙边寒蛩吟透,梧桐秋雨。
羡甚满堂金玉富,未可学人渔取。
怕天也未曾相与。豹遁蛟藏泉可濯,有鬼神呵护盘之阻。
鲜可食,脍银缕。
在夜晚灯下,我与灯花低语。随意地在果盘中摆几样水果,喝上两三杯酒。
翠玉环绕的园子有五亩大,我在这里自唱山歌,自由舞蹈。
今夜的酒杯前没有酷热,为什么还需在饭前讲究方丈的饭菜?
又何必要在后面的车中找寻美丽的女子?
这份悠闲的福气,是我自己心中所允诺的。
江边的蓼花和芦叶在纷飞,沙滩上寒蛩的吟唱透过秋雨的梧桐。
我羡慕那些金玉满堂的富贵,却无法学习他人去渔取。
我害怕天也未曾与我相交。豹藏于深泉,蛟隐于水中,神灵呵护着这盘中物。
美味不可食,银缕已成脍。
汪卓是宋代的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山水田园的意境,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一个秋夜,诗人独自一人在环谷中品酒赏景,表达了他对悠闲生活的追求与享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对诗人追求个人自由和人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贺新郎(环谷秋夜独酌)》以抒情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在秋夜独酌时的心境。整首诗强调了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人面对宁静的夜晚,灯花与果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悠闲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翠玉环中园五亩”,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也隐喻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人在闲适中自唱山歌,这种悠然自得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满堂金玉富”的羡慕,反映了诗人对物质富裕的无奈与反思,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和对真正幸福的渴望。最后,诗人以“鲜可食,脍银缕”作为结束,既表达了对美食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生活品质的思考,令人感悟到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灵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士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个人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自由,而非单纯的物质追求。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秋夜,表达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珍视,体现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翠玉环”指的是:
A. 一种珍贵的玉石
B. 一种植物
C. 一座山
D. 一种乐器
“何用食前须方丈”的意思是:
A. 饭前需要讲究
B. 饭前不必讲究
C. 饭后需要讲究
D. 饭后不必讲究
诗中提到的“寒蛩吟透”是指:
A. 蟋蟀的鸣叫
B. 青蛙的叫声
C. 鸟的歌唱
D. 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