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38:29
《贺新郎 登燕子矶阁望大江作》
作者:宋琬
绝壁衔飞阁。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
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
梦不到乌衣帘箔。结绮临春歌舞散,大江流尚绕青山郭。
悲自语,檐边铎。滔滔东下风涛作。
俯层阑鼋鼍出没,雪山喷薄。
况是清秋明月夜,何处船楼吹角。
早惊起南飞乌鹊。估客船从巴蜀下,看帆樯半向青天落。
吾欲醉,骑黄鹤。
这首词描绘了高耸的绝壁与飞阁相接,依傍在寒冷的天空,宛如精雕细琢般的建筑。六代的兴亡就如逝去的流水,铁索在烟雾中冷冷地延展。梦中无法见到乌衣巷的帘幕,春天的歌舞已随风散去,大江依然环绕着青山与城郭。诗人自言自语,檐下的钟声响起,滔滔江水向东奔流,风涛声响如雷。俯视栏杆,水中鼋鼍偶尔显现,雪山在远方巍然耸立。正值清秋明月之夜,船楼何处传来号角声。南飞的乌鹊被惊起,客船从巴蜀而下,只见帆樯半垂向青天。我渴望醉酒,乘着黄鹤高飞。
作者介绍:宋琬,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燕子矶阁所作,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胸怀的情感。燕子矶是长江边的一处名胜,历史悠久,承载着许多文化记忆。
这首词以雄壮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燕子矶阁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开篇以“绝壁衔飞阁”构建了一个宏伟的画面,表达出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与对历史兴亡的感叹。诗中提到的“六代兴亡如逝水”,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也引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词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梦不到乌衣帘箔”与“结绮临春歌舞散”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现出对往日繁华的惋惜,后者则是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自然的赞美,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人在壮丽的景色中,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渺小,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六代兴亡如逝水”是指什么?
A. 历史的无常
B. 自然的壮丽
C. 人生的悲苦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由与理想
C. 历史的沉重
“绝壁衔飞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高耸入云的山峰
B. 朦胧的晨雾
C. 远方的海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