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1: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1:46:03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
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
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
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
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轩且驾。
思曾待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
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在霜月的映照下,银色的灯光微微闪烁,眼前的楼台显得格外美丽,星空高悬。
春风已经温暖了绮丽的罗香,车马纷纷穿梭而过。
红莲盛开,满满一夜在长安之地。
年轻的男子,脸上带着桃花般的笑容,彼此之间互相借着余光。
为何灵山会在此?又有什么人能运用神力呢?
面对这样的景象,恍若神仙聚会,唯恐云车还未到来。
我曾经在龙楼俯视,远远的笑声传来,仿佛在洞天飞来斝酒。
回首向东,仍然庆幸时光未变,群芳依旧没有凋谢。
作者介绍:黄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他的诗歌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宵佳节,恰逢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借助节日的热闹与春日的温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青春的珍惜。
《宴琼林(上元)》是黄裳在元宵节期间创作的一首诗,表现了春意盎然、节日欢庆的场景。通过对霜月与银灯的描写,诗人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梦幻的氛围,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诗中提到的“红莲万斛”与“少年郎两两桃花面”,不仅描绘了长安的繁华,也隐喻了青春的美好与短暂。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对灵山和神仙会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渴望与向往,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而“思曾待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则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深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成功地传达出一种节日的欢愉与青春的珍贵,令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到来与青春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展现出一种生动而美好的节日气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句描述了春天的气息?
A. 霜月和银灯
B. 爱东风已暖绮罗香
C. 红莲万斛
“少年郎两两桃花面”中的“桃花面”指的是:
A. 桃花
B. 少年郎的美丽
C. 春天
诗中提到的“灵山”象征的是:
A. 繁华
B. 神秘与超凡
C. 年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