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

时间: 2025-04-26 00:27:19

诗句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

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7:19

原文展示:

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
作者:朱淑真 〔宋代〕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白话文翻译:

春寒料峭,斜风细雨。对着酒杯,我回忆起往日的欢乐,曾经在梨花树下,泪水悄然滑落在栏杆上。
芳草萋萋,烟雾缭绕的南浦路上,泪水与离别交织,看那青山。
昨夜梦中与君相聚,水云之间,默默无言,醒来时却发现愁恨依旧。
辗转反侧,空自懊恼,天上容易见到,见到你却是何其难。

注释:

  • 斜风细雨:形容春天的寒冷天气,风轻雨细。
  • 对尊前:指对着酒杯前。
  • 梨花:象征着美好而又易逝的情感。
  • 芳草断烟:芳草的生长与烟雾的消散,寓意离别。
  • 青山:常象征着不变的自然与永恒的思念。
  • 梦夤缘:梦中与情人相聚的美好缘分。
  • 衾裯:被褥,借指床榻。
  • 见伊难:见到所爱的人是多么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淑真(约1080-1155),字佩兰,号青兰,宋代女词人,著名的才女,以其词作细腻、情感丰富而闻名。她的作品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感悟,展现了女性的独特视角。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寒之际,作者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对往日欢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苦涩,反映了其个人情感的深度和复杂。

诗歌鉴赏:

《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绘的词作,展现了朱淑真对往日欢乐的深切怀念。开篇以“斜风细雨”描绘出春寒的气息,既是对时节的刻画,也是情感的引子。紧接着,通过对酒的对饮,唤起了对昔日欢愉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一句,梨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暗含着爱情的美好与短暂,映衬出离别后的孤寂与哀伤。接下来的“芳草断烟南浦路”则通过自然景致的描绘,传达了离别的愁苦与无奈,情感愈加浓烈。

“昨宵结得梦夤缘”,表达了作者对美梦的追忆,而梦醒时分的失落更是让人心痛。结尾通过“天易见,见伊难”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也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残酷。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朱淑真作为女性作者的独特视角与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斜风细雨作春寒:描写春天的细雨和寒风,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对尊前,忆前欢:在酒杯前,回忆起往日的欢乐时光。
    3.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曾经在梨花树下,流下孤独的泪水,表露出离愁。
    4. 芳草断烟南浦路:芳草萋萋,烟雾弥漫,象征着离别的愁苦。
    5. 和别泪,看青山:泪水与离别交织,目送远方的青山。
    6. 昨宵结得梦夤缘:梦中与所爱之人相聚,情感美好。
    7. 水云间,俏无言:水与云之间,默默无言。
    8.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醒来后发现愁苦依旧。
    9. 展转衾裯空懊恼:辗转反侧,内心空虚懊恼。
    10. 天易见,见伊难:天上容易看到,却难以见到所爱的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寒与情感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自然景象如“芳草”、“青山”似乎在参与情感的交流。
    • 对仗:如“水云间,俏无言”,增强了词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着离别、思念与孤独展开,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斜风细雨:象征着春寒和内心的忧伤。
  • 梨花:象征着美好与易逝的爱情。
  • 青山:象征着永恒与思念的坚贞。
  • 芳草: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离别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与易逝的爱情
    • B. 春天的气候
    • C. 离别的痛苦
  2. “昨宵结得梦夤缘”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 A. 梦中的美好回忆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现实的逃避
  3. 诗人对所爱之人的思念通过哪些意象表达?

    • A. 繁花似锦
    • B. 青山与水云
    • C. 风雨交加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朱淑真的《江城子》更侧重于对离别与思念的细腻刻画,而李清照则在表达情感时更加婉约和含蓄。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视角,但风格各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朱淑真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栖梧 凤栖梧 上丹霄 万年春 清心镜 清心镜 清心镜 晚泊古渠 自金山至阴山纪行 赴龙岩寺斋以诗题殿西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系孙 户字头的字 牛字旁的字 奇正相生 本柢 物有生死,理有存亡 膘胶 魚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选贡 敲门砖 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严比 主观臆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