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城子 送啸樵之武林》

时间: 2025-04-26 04:34:01

诗句

与君约略说杭州。

蜂无愁。

蝶无愁。

矮柳高桥,隐隐见红楼。

曾是昔年辛苦地,相思切,泪双流。

送君又上木兰舟。

橹声柔。

去难留。

细雨斜风,弹指曲江头。

知否船娘眠正稳,休打鸭,恐惊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01

原文展示

江城子 送啸樵之武林
作者: 王理孚 〔近代〕

与君约略说杭州。
蜂无愁。蝶无愁。
矮柳高桥,隐隐见红楼。
曾是昔年辛苦地,相思切,泪双流。
送君又上木兰舟。
橹声柔。去难留。
细雨斜风,弹指曲江头。
知否船娘眠正稳,休打鸭,恐惊鸥。

白话文翻译

和你简单聊聊杭州的美好。
蜂蝶都没有忧愁。
矮矮的柳树和高高的桥,隐约能看到红色的楼阁。
曾经是那一年辛苦的地方,思念得很深,泪水双双流下。
再一次送你上木兰舟。
橹声轻柔,难以挽留。
细雨斜风,轻轻拂过曲江的头边。
你知不知道船娘正在安稳地睡觉,别打扰鸭子,免得惊扰了海鸥。

注释

  • 约略:简单地、简略地谈论。
  • 蜂无愁,蝶无愁: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矮柳高桥:柳树矮小,桥梁高大,形成对比。
  • 红楼:可能指的是杭州西湖边的楼阁,寓意美好。
  • 相思切:思念之情非常深切。
  • 木兰舟:一种小船,常用来游玩。
  • 橹声柔:船桨划水的声音轻柔。
  • 细雨斜风:形容天气的细腻与柔和。
  • 船娘:指的是操船的女子。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江城子”是词牌名,常用于表达离别或思念之情。王理孚通过描绘杭州的自然美景,表现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理孚,近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格多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美景的留恋,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江城子 送啸樵之武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杭州的自然美和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开头以“与君约略说杭州”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蜂无愁,蝶无愁”描绘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矮柳高桥,隐隐见红楼”的描写,既表现了杭州的秀丽景色,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与隐秘之美。接下来的“曾是昔年辛苦地,相思切,泪双流”,则转向了情感的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木兰舟”和“橹声柔”,让人联想到轻舟荡漾的宁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

最后的“知否船娘眠正稳,休打鸭,恐惊鸥”,不仅展现了船娘的安逸生活,也暗示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盼,希望他们能够安心,无忧无虑地生活。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杭州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体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厚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君约略说杭州:开篇引入,表达了与友人交流的情感。
  2. 蜂无愁,蝶无愁:自然界的生物都无忧无虑,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3. 矮柳高桥,隐隐见红楼:描绘了杭州的美丽景色,传达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4. 曾是昔年辛苦地,相思切,泪双流:表达了对过去艰辛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5. 送君又上木兰舟:再一次送别,表达了不舍之情。
  6. 橹声柔,去难留:船桨轻声划水,难以挽留朋友的离去。
  7. 细雨斜风,弹指曲江头:描绘了细雨和斜风的天气,增添了离别的情景。
  8. 知否船娘眠正稳,休打鸭,恐惊鸥:最后一句轻松的语气,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形成丰富的意象。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使场景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蜂无愁,蝶无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景的描绘和离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蜂蝶:象征着自由和无忧无虑的生活。
  • 矮柳高桥:反映了杭州的独特地理风貌和自然美。
  • 红楼:寓意美好和温馨的回忆。
  • 木兰舟:象征着旅程和友谊的延续。
  • 细雨斜风:代表着柔和与细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蜂无愁,蝶无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无忧无虑
    • C. 思念
    • D. 伤感
  2. “送君又上木兰舟”中,“木兰舟”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友情
    • C. 旅程
    • D. 美景
  3. 诗中提到的“细雨斜风”体现了怎样的气氛?

    • A. 寒冷
    • B. 悲伤
    • C. 温暖
    • D. 宁静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理孚的作品更注重于友情的细腻表达,而苏轼则更多展现了豪放的个性和壮志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理孚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访观公不遇 路逢杨嘉猷赴官严州 赠不食姑 怀赵紫芝翁灵舒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 其一 相中别邓该 刘明远会宿翁灵舒西斋 中夕 悯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扇风点火 知无不为 釒字旁的字 论心定罪 比结尾的成语 稀诧 高字旁的字 器仗 幸惬 鼎鱼幕燕 丿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不护细行 包含蜎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主位 身体发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