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帖子词》

时间: 2025-07-12 06:52:37

诗句

草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

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6:52:37

原文展示:

草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

白话文翻译:

随着春天的到来,草木开始苏醒,处处都能看到新生的芽叶。从今往后,经过八千年,树木将会茁壮成长,合抱之树便是灵椿。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木:指植物,这里泛指春天发芽的植物。
  • 渐知春:表示草木逐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萌芽:新生的芽、嫩芽,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合抱:指两人合抱的意思,形容树木的粗壮。
  • 灵椿:一种高大的树木,象征着长寿与繁荣。

典故解析:

“灵椿”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古人相信其能带来好运和长命百岁。该诗通过提及灵椿,暗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带来生命的延续和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作品风格豪放、洒脱,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但他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

创作背景:

《春帖子词》创作于春天,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苏轼借此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春帖子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诗的开头“草木渐知春”,便给人一种温暖和生机的感觉,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临,万物复苏。接着“萌芽处处新”,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植物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再生。最后一句“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许,暗示着春天带来的不仅仅是短暂的美好,而是长久的繁荣与希望。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妙,更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热爱,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木渐知春:草木开始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营造出春天来临的氛围。
  2. 萌芽处处新:到处都能看到新芽,象征着新生命的诞生。
  3. 从今八千岁:表示春天的到来将会持续很长时间,暗示生命的延续。
  4. 合抱是灵椿:提到灵椿,象征着长寿和繁荣,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草木赋予了感知春天的能力,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使得读来朗朗上口。
  • 象征:灵椿作为象征长寿的树木,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繁荣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及对未来生命繁荣的期待,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着生命与自然的复苏。
  • :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萌芽:代表着新生、成长和未来的可能性。
  • 灵椿:象征长寿与繁荣,寓意着美好前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帖子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草木渐知春”中的“知”字,主要表示什么含义? A. 知道
    B. 认识
    C. 感受到
    D. 了解

  3. 灵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短暂
    B. 长寿与繁荣
    C. 灭亡
    D. 秋天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在描写春天时,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但苏轼的表达更为豪放,王维则更显细腻、静谧。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视角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秋宿洞庭 杪秋登江楼(一作岳阳楼) 宿李枢书斋 送郭秀才归金陵 忆浔阳旧居兼感长孙郎中(一作寄长孙中丞) 过僧竹院 送蜀僧 送僧 赠姚合郎中 送忍禅师归庐岳(一作送庐岳僧。一作朱庆馀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十字旁的字 州长 胜残去杀 蚊力负山 包含微的词语有哪些 充栋盈车 亿丑 后会无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垂首丧气 高枕安卧 牛字旁的字 吾丘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