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6:12
赠姚合郎中
作者: 周贺 〔唐代〕
望重来为守土臣,
清高还似武功贫。
道从会解唯求静,
诗造玄微不趁新。
玉帛已知难挠思,
云泉终是得闲身。
两衙向后长无事,
门馆多逢请益人。
这首诗表达了对姚合郎中的赞美和对他清高品格的认同。诗人认为姚合作为守土之臣,值得尊重,他的高洁品德与武功的贫乏形成对比。道理在于他理解如何追求内心的宁静,而不是追逐时新之事。玉帛的富贵已无法动摇他的思考,而云泉的安闲则让他心境自在。两边的官衙已经很久没有事务可忙,门前的馆舍却常有求教的人光临。
周贺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常表现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赞美姚合郎中,表达了对清高品德和安静生活的向往,以此寄托对理想官员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姚合郎中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官场清高品德的向往。在描绘姚合的清高与品德时,诗人采用了对比手法,突出姚合的高洁,正如“武功贫”所暗示的,姚合并没有显赫的地位与财富,却能在纷繁的世事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诗中“道从会解唯求静”一句,直接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体现了诗人对道理的深刻理解。
此外,诗人在“玉帛已知难挠思,云泉终是得闲身”中,进一步强调了物质财富对心灵的无足轻重。诗人的用词简练而意蕴深远,透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两衙向后长无事,门馆多逢请益人”则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既体现了对清高品德的赞美,也暗示了对繁忙官场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姚合郎中的高洁品德,表达对内心宁静与闲适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繁华背后内心充实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守土臣”指的是哪类人?
诗人认为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诗中“玉帛已知难挠思”这句表达了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