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0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01:32
平楚起寒色,长沙犹未还。
世情何处淡,湘水向人闲。
空翠隐高鸟,夕阳归远山。
孤云万馀里,惆怅洞庭间。
秋天的寒意在平楚大地上悄然升起,长沙的温暖依然未曾回归。世间的情感何处变得淡薄,湘水在眼前显得格外悠闲。空中的翠鸟隐匿于高空,夕阳正缓缓西沉,归向远方的山峦。孤云飘浮在万里之外,心中对洞庭湖感到一阵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整体意象与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与个人的情感体验,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及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深秋时节,诗人站在江楼上,面对自然景色,感受到秋天的寒意和世情的淡薄,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情冷暖的感慨。开篇的“平楚起寒色”即设定了一个冷清的秋天氛围,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而“长沙犹未还”则表现出一种对温暖的渴望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接着,诗人通过“世情何处淡”反映出对人情冷漠的无奈,似乎在说世间的情感变得如此淡薄,令人心生惆怅。
“空翠隐高鸟,夕阳归远山”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高远的境界与愁苦的心情。空中的鸟和夕阳的落下都暗示着一种对自由与归属的追求与失落。最后一句“孤云万馀里,惆怅洞庭间”将情感推向高潮,孤云与洞庭湖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刻,给人以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情冷淡的失望,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平楚”指的是哪个地区?
“夕阳归远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周贺的《杪秋登江楼》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高楼的景象,但周贺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而王之涣的作品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对自然的向往,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