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浣溪沙·咏橘》

时间: 2025-04-26 21:24:21

诗句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4:21

原文展示:

浣溪沙·咏橘
作者: 苏轼 〔宋代〕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白话文翻译:

菊花在寒霜中显得黯淡,荷花也因霜冻而枯萎。
新生的橘子芽和绿叶在林中闪耀着光芒。
竹篱和茅屋中透出一片青黄的色彩。
香雾弥漫,让人感到惊讶,似乎刚刚被打破了什么;
清泉流入口中,初尝时还带着些许怯意。
吴地的姬妾们,三天后手指上依然留有香气。

注释:

  • 菊暗:菊花在霜打之后显得黯淡无光。
  • 荷枯:荷花因霜冻而枯萎。
  • 新苞:新生的橘子花苞。
  • 香雾噀:香气的雾气弥漫开来。
  • 吴姬:指的是吴地的美女,多指歌妓。

典故解析:

“吴姬”指的是《红楼梦》中提到的江南美女,象征着温柔与妩媚,是苏轼对南方人文气息的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经历了政治风波,流亡生活,作品风格多样,尤其以诗、词、文均有极高成就,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在黄州时期,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与哲理,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诗歌鉴赏:

《浣溪沙·咏橘》以橘子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橘子的赞美及其鲜明的色彩,展现出南方特有的自然风光。诗中首先描写秋霜之后的菊与荷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生的橘子花苞和绿叶,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竹篱茅舍的青黄相映,与香气四溢的橘子形成一种乡村的宁静氛围。最后提到吴姬的香气,既是对美人芳香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体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菊暗荷枯一夜霜:描写秋冬来临,菊花黯淡,荷花凋零,表达一种凄凉之感。
  2. 新苞绿叶照林光:新生的橘子芽和绿叶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代表生命的希望。
  3. 竹篱茅舍出青黄:乡村的竹篱和茅舍中透出的绿色与黄色,渲染出自然的和谐美。
  4. 香雾噀人惊半破:香气的雾气弥漫,令人惊奇,似乎一切都被打破了,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5. 清泉流齿怯初尝:清泉流入口中,初尝时感到些许怯意,表现出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谨慎。
  6. 吴姬三日手犹香:即使三天过去,吴地的美女手指上依然留有香气,暗示美好事物的持久与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香雾”来形容橘子香气的弥漫,增强了感官体验。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对称,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橘子展开,表现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然美的向往。通过对比凋零与新生,传达了希望与美好情感,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坚韧。
  • :代表纯洁与美好。
  • :象征丰收与喜悦。
  • 香雾:代表美好事物的氛围和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姬”指的是哪个地区的美女?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2. 诗中“清泉流齿怯初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好奇
    C. 悲伤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与苏轼的《浣溪沙·咏橘》在描写自然美及人情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抒发内心情感,而苏轼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译文

一夜秋霜过后,菊花凋谢荷叶枯萎,而新橘却在经霜之后变得更加鲜亮,整个橘林都闪着光亮。原来是橘子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了。 摘下一个剥开之后,香味喷人,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据说,吴地产的橘子女孩子剥后,手上三日仍留有余香。

注释

相关查询

华不注山 胡太傅挽词二首 洪州 鹤林寺 和郑微之 和赵宫保别杭州 和章友直城东春日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 和御制上元观灯 和孙少述侯职方同燕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滔天大祸 户字头的字 套中人 本言 知一而不知二 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纱帽圆领 砥砺名号 长字旁的字 包含街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郎火 混说白道 偏信 深入浅出 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