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谒金门·烟墅暝》

时间: 2025-05-06 05:53:51

诗句

烟墅暝。

隔断仙源芳径。

雨歇花梢魂未醒。

湿红如有恨。

别後香车谁整。

怪得画桥春静。

碧涨平湖三十顷。

归云何处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53:51

原文展示

诗名:谒金门·烟墅暝
作者:高观国 〔宋代〕

烟墅暝。隔断仙源芳径。雨歇花梢魂未醒。湿红如有恨。别後香车谁整。怪得画桥春静。碧涨平湖三十顷。归云何处问。

白话文翻译

烟雾弥漫的山庄在黄昏中显得更加朦胧,隔断了通往仙境的芳香小径。雨停了,花尖上的灵魂依然未能苏醒,湿润的红花似乎带着怨恨。离别之后,谁来整理那香车呢?难怪画桥旁春日显得如此静谧,碧波荡漾的平湖宽广无边,三十顷的水面上,归来的云彩又该向何处问路呢?

注释

  • 烟墅:指雾气缭绕的山庄,形容环境幽静。
  • 仙源:仙人的源头,指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芳径:芳香的小路,象征着美好的前程。
  • 湿红:湿润的红花,暗示着离别的伤感。
  • 香车:古代用来迎接贵客的香车,象征着柔美的追忆。
  • 画桥:装饰精美的桥,表示春天的宁静。
  • 归云:归来的云,象征着游子心中的思念。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仙源”与“芳径”可视为对理想境地的渴求和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寻。而“湿红”则是对离愁别绪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观国,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高观国人生的某个阶段,他面对离别时的情感波动,以此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缅怀及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谒金门·烟墅暝》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离愁别绪。开头“烟墅暝”便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柔和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山水画中。接着,诗人描绘了雨后的花草,花尖上残留的水珠似乎承载着未醒的灵魂,暗示着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惋惜。这里的“湿红如有恨”不仅表面上表现了花的状态,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别后香车谁整”一句,既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离别之后,曾经的欢愉已难以再现,只有静谧的春日桥边和广阔的平湖陪伴着诗人的孤独。最后一句“归云何处问”则使整首词升华,表达了对归属感的迷失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令人感慨与深思。

整首词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墅暝:黄昏时分,山庄被烟雾笼罩,显得朦胧而静谧。
  2. 隔断仙源芳径:美好的小路被隔断,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3. 雨歇花梢魂未醒:雨停后,花尖上的水珠仍然未干,隐喻着心灵的迟钝和未解的情感。
  4. 湿红如有恨:红花湿润,似乎带着一种悲伤的情绪。
  5. 别後香车谁整:离别之后,香车无人整理,暗示着过往的美好已成往事。
  6. 怪得画桥春静:画桥旁春日显得静谧,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7. 碧涨平湖三十顷:辽阔的平湖如天空般广阔,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
  8. 归云何处问:归来的云彩没有方向,表达了对未来的迷惘和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情感相联系,通过“湿红如有恨”展示情感的复杂性。
  • 拟人:花的“魂未醒”赋予花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的山庄、雨后的花草以及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烟墅:象征着梦幻与理想。
  2. 芳径:代表美好的追求与前景。
  3. 湿红:象征着离愁与遗憾。
  4. 香车:象征着往日的美好与追忆。
  5. 画桥:象征着宁静与思念。
  6. 平湖:象征着广阔的未来与无尽的思考。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出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烟墅暝”中的“烟墅”指的是: A. 烟雾缭绕的山庄
    B. 美丽的花园
    C. 宁静的湖泊

  2. “湿红如有恨”中的“湿红”指的是: A. 雨后的红花
    B. 夕阳下的红霞
    C. 燃烧的火焰

  3. 诗中提到的“归云”象征着: A. 游子的归来
    B. 思乡的情感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但风格更为细腻与柔美。
  • 苏轼的《水调歌头》: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情感更加深邃,意境也更加开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全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八咏楼 再用韵 次韵汪宰见寄 题八士图 宿多景楼奉简吴总侍 道中即事 春暮 次韵方教采芹亭 其一 唐律十首 跋至能所书西湖洞天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万代不易 思归其雌 绞丝旁的字 王谢风流 目字旁的字 信守 门字框的字 靑字旁的字 宗王 弃才 包含劝的成语 浞訾栗斯 包含枵的词语有哪些 仁道 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捞一把 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