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0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00:32
杏花天(杏花)
作者: 高观国 〔宋代〕
玉坛消息春寒浅。
露红玉娇生靓艳。
小怜鬓湿燕脂染。
只隔粉墙相见。
花阴外故宫梦远。
想未识莺莺燕燕。
飘零翠径红千点。
桃李春风已晚。
春寒尚浅,玉坛上传来春天的消息。
露水晶莹,红花娇艳,绽放得十分动人。
小姑娘的鬓发因春雨而湿润,宛如燕脂染色。
只隔着粉墙,我们便相见。
花阴之外,故宫的梦已远去。
想必那时还未认识莺莺燕燕。
花瓣飘落,翠绿的小径上点缀着红色的花朵。
桃李的春风已然晚去。
作者介绍:
高观国(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高观国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杏花天》创作于春天的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感受,以及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情感的思考。春天的花开象征着生命的重生,诗人在此时寄托了对爱情和过去的情感。
《杏花天》是一首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寒尚浅的氛围、娇艳的杏花、湿润的鬓发等一系列意象呈现出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诗的前四句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花的娇艳,营造出一种轻柔和温暖的氛围。后四句则转向对往昔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
诗人用“只隔粉墙相见”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近在咫尺却无法真正相见,暗示了爱情的无奈与遗憾。而“故宫梦远”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情感的疏离感,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呈现出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青春的眷恋与对往昔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杏花天》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高观国
C. 杜甫
D. 白居易
“只隔粉墙相见”的意思是?
A. 隔着很远
B. 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
C. 隔着溪水相见
D. 只在梦中相见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描绘春天
B. 对爱情的思考
C. 对人生的感悟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