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任公子钓右》

时间: 2025-05-18 16:04:57

诗句

巨犗长竿钓海波,空遗矶石卧荒坡。

千年无此垂纶手,多少饥民向浙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6:04:57

原文展示:

巨犗长竿钓海波,
空遗矶石卧荒坡。
千年无此垂纶手,
多少饥民向浙河。

白话文翻译:

用巨大的钓竿在海波中垂钓,
却只留下矶石孤零零地卧在荒坡上。
千年来没有人能如此钓鱼,
多少饥饿的民众朝着浙河求食。

注释:

字词注释:

  • 巨犗:巨大的钓竿,犗是古代的钓具。
  • 长竿:指钓鱼的长杆。
  • 海波:大海的波浪。
  • 矶石:指岬角或海边的石头。
  • 荒坡:指荒凉的坡地。
  • 垂纶手:垂钓的手,指钓鱼的人。
  • 饥民:饥饿的百姓。
  • 浙河:指浙江省的河流,象征水源和生活来源。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的“垂纶手”,可引申为古代渔民的生活状态,反映出水域资源的稀缺与人们的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人间疾苦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尤其是饥荒问题严重。诗人用钓鱼的意象来象征人们对生存资源的渴望与追求,折射出对民生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任公子钓右》通过描绘钓鱼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开篇以“巨犗长竿钓海波”展现了钓鱼的壮丽场面,给人以宏伟的画面感。接着用“空遗矶石卧荒坡”转折,暗示钓鱼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说,尽管钓具巨大,但仍可能一无所获,反映出渔民的辛酸。最后两句“千年无此垂纶手,多少饥民向浙河”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既表达了渔业资源的匮乏,也唤起了对饥民的同情。整首诗以渔为喻,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存困境,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注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巨犗长竿钓海波:描绘了钓鱼的壮观景象,突出了钓竿的巨大,犹如在与海洋的浩瀚斗争。
  2. 空遗矶石卧荒坡:转折之句,表现了钓鱼的孤独与无奈,矶石的孤寂似乎在暗示人们的无助。
  3. 千年无此垂纶手:强调历史的悠久,暗示这种钓鱼的场景在千年间几乎没有改变,反映了人们对资源的渴求。
  4. 多少饥民向浙河:结尾句,聚焦于饥饿的民众,表达了对他们困境的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钓鱼的行为比作对生活资源的追求。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海波、矶石、荒坡等意象交织,呈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钓鱼这一平常生活场景,反映出对民生困境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关怀和对资源匮乏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巨犗: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挑战。
  • 海波:代表着自然的广袤与不可预知。
  • 矶石:象征孤独与荒凉,映射人们的生存状态。
  • 饥民:直接体现人们的生活困境,触动人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巨犗长竿”中的“巨犗”是什么意思? A. 大海
    B. 巨大的钓竿
    C. 钓鱼的人
    D. 鱼类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多少饥民向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渔民生存状况的关心。对还是错?

答案:

  1. B
  2. 浙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二者都反映出对生活困境的深切关注,但林景熙更侧重于对渔民生存状态的具体描绘,而杜甫则更具普遍性和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华诗词大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落魄/一斛珠 菩萨蛮 夜行船·漏水迢迢清夜 念奴娇 南歌子 点绛唇 减字木兰花 燕归梁 踏莎行 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疑神疑鬼 攴字旁的字 恣意妄行 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旡字旁的字 悠闲自在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长期 诬执 凝邈 一掷巨万 无稽之谈 爿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辖制 出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