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0:12
醉落魄 / 一斛珠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友莺梦蝶。寻花问柳深相结。
教春去後群芳歇。
零落朋游,辜负好时节。
眼边愁绪多于发。
迢迢一水通吴越。
旧欢新恨都休说。
坐暖残红,沈醉碧天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惋惜。诗中提到的“友莺梦蝶”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甜美的幻想,而“寻花问柳”则是对春日美景的追寻。在春天过去后,百花凋零,友人相聚的时光也随之消逝。诗人感到愁苦,眼前的忧愁比头发还多,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烦恼。诗的后半部分提及“迢迢一水通吴越”,表现出距离和隔离的感受,而旧日的欢笑与新生的怨恨都无从再提。最后,诗人选择在温暖的春日中醉倒于蓝天之下,体现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把握和享受。
作者介绍: 石孝友,字尧夫,号清远,生活在宋代,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有细腻的情感流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感到春日美好时光逐渐远去之时,正值人生中感慨万千的阶段,反映了诗人对友谊和春光的珍惜与惋惜。
《醉落魄》是一首描绘春天与友情的抒情诗,诗中透出浓浓的怀旧与无奈。开篇“友莺梦蝶”,以生动的意象唤起春天的气息,渗透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接下来的“寻花问柳”则是对春天的追寻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花间游走,似乎找寻着消逝的友谊和青春。随着“教春去後群芳歇”的出现,诗人逐渐意识到春天的离去带走了花朵与友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美好瞬间的流逝。
中间的“眼边愁绪多于发”句子,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忧愁的情绪似乎比白发还要多,显示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接着“迢迢一水通吴越”,通过地理距离来隐喻心灵的隔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最后的两句“坐暖残红,沈醉碧天阔”则是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往事难以重提,旧情难再,但诗人依旧选择沉醉于当下的美好,享受眼前的宁静与宽广。这种态度让整首诗在惆怅中透出一丝温暖的希望,正如春天的暖阳,给人以力量。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友情的珍惜与时间的流逝展开。诗人在感慨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在思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当下的享受。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幅春日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友莺梦蝶”是指什么?
A. 友好的黄莺与蝴蝶
B. 朋友的梦境
C. 友谊的破裂
“迢迢一水通吴越”中“吴越”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南地区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怀念与珍惜
C. 不关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