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47
木兰花(送赵判官)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阳关声里催行色。
马惜离群人惜别。
人怀风月记衔杯,
迎步溪山供散策。
阴飚断渡江吹白。
晴壑吞云天放碧。
悬知诗兴满归途,
三四野梅开的砾。
在阳关的琴声催促下,马儿依依惜别,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难以割舍。人们怀念那段风月的时光,手中举杯,沿着溪山漫步。阴云密布,江上风急,白浪翻滚。晴天的山谷吞没了云彩,天空显得更加蔚蓝。想必在归途上,诗意满怀,三四处野梅在石砾中悄然绽放。
“阳关”原指古代的一个关口,后常用来形容离别。在古诗中,阳关常常与送别相联系,寓意别离的情感。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与作者的情感相呼应。
石孝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是在送别赵判官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之感,使得离别的氛围愈加浓厚。
这首《木兰花(送赵判官)》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与心情。诗的开头便是对阳关乐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急促而又带有伤感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马和人的比拟,展现了离别所带来的情感交织。接下来的描写更是从自然景物入手,展现了风月与江河的变化,暗示了人心的波动与惆怅。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悬知诗兴满归途”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离别让人伤感,但归途的诗意与开满梅花的美好预示着希望。整首诗在对比离别的惆怅与归途的期待中,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积极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离别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别离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中“阳关声”象征什么? A. 欢聚 B. 离别 C. 喜悦
诗人通过哪些景象表现离别的情感? A. 马儿 B. 风月 C. 梅花
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期待 C. 忧伤
比较石孝友的《木兰花》与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诗更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石孝友则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写,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