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笔吟》

时间: 2025-05-11 17:51:12

诗句

有客无知,为性太质。

不忮不求,无固无必。

足蹑天根,手探月窟。

所得之怀,尽赋于笔。

意还情融,气和神逸。

酒放微醺,绡铺半匹。

如风之卒,如云之勃。

如电之歘,如雨之密。

或往或还,或没或出。

滌{上湯下皿}氛埃,廓开天日。

鸾凤翱翔,龙蛇盘屈。

春葩暄妍,秋山崒屼。

三千簪裾,俯循儒术。

百万貔貅,仰听军律。

松桂成林,芝兰满室。

蜀锦初番,朝霞乍拂。

白璧一双,黄金百{左金右益}。

羲之来求,牧之来乞。

物外神交,人间事毕。

观者析酲,收之愈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7:51:12

原文展示:

大笔吟 邵雍 〔宋代〕

有客无知,为性太质。不忮不求,无固无必。足蹑天根,手探月窟。所得之怀,尽赋于笔。意还情融,气和神逸。酒放微醺,绡铺半匹。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歘,如雨之密。或往或还,或没或出。滌上湯下皿氛埃,廓开天日。鸾凤翱翔,龙蛇盘屈。春葩暄妍,秋山崒屼。三千簪裾,俯循儒术。百万貔貅,仰听军律。松桂成林,芝兰满室。蜀锦初番,朝霞乍拂。白璧一双,黄金百左金右益。羲之来求,牧之来乞。物外神交,人间事毕。观者析酲,收之愈疾。

白话文翻译:

有一位客人,他虽然无知,但性格非常质朴。他不嫉妒也不贪求,没有固执也没有必然。他的脚步踏在天根之上,手伸向月窟之中。他心中的所得,全都通过笔表达出来。他的意境与情感融为一体,气息和精神都显得非常超脱。酒意微醺,绢布铺开半匹。他的笔触如同风的突然,云的勃发,电的闪烁,雨的密集。笔法或来或去,或隐或现。涤净了上下的尘埃,廓开了天日。鸾凤在翱翔,龙蛇在盘旋。春天的花朵温暖而美丽,秋天的山峰高耸而险峻。三千士人,遵循儒家的学问。百万勇士,听从军令。松树和桂树成林,芝兰满室。蜀锦初次展开,朝霞轻轻拂过。白璧一双,黄金百两。羲之来求,牧之来乞。在物质之外与神灵交流,人间的事务已经完成。观看的人解除了醉意,收笔愈加迅速。

注释:

  • 不忮不求:不嫉妒也不贪求。
  • 无固无必:没有固执也没有必然。
  • 天根、月窟:比喻极高的境界。
  • 绡铺半匹:指铺开绢布。
  • 歘:迅速。
  • 滌上湯下皿氛埃:涤净尘埃。
  • 廓开天日:比喻清除障碍,展现光明。
  • 簪裾:指士人。
  • 貔貅:指勇士。
  • 羲之、牧之:指王羲之和杜牧,两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 物外神交:指与神灵交流。
  • 析酲:解除醉意。

诗词背景:

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和个人修养。《大笔吟》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质朴无华的客人,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超脱境界的向往。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笔”为题,通过描绘一位质朴无华的客人,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超脱境界的向往。诗中“足蹑天根,手探月窟”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歘,如雨之密”等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笔触的灵动和变化,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有客无知,为性太质。”:描绘了一位质朴无华的客人。
    • “不忮不求,无固无必。”:表达了这位客人的品格,不嫉妒也不贪求,没有固执也没有必然。
    • “足蹑天根,手探月窟。”:比喻这位客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 “所得之怀,尽赋于笔。”:表达了这位客人将心中的所得通过笔表达出来。
    • “意还情融,气和神逸。”:描绘了意境与情感融为一体,气息和精神都显得非常超脱。
    • “酒放微醺,绡铺半匹。”:描绘了酒意微醺,绢布铺开半匹的情景。
    • “如风之卒,如云之勃。”: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笔触的灵动和变化。
    • “如电之歘,如雨之密。”: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笔触的灵动和变化。
    • “或往或还,或没或出。”:描绘了笔法的灵活多变。
    • “滌上湯下皿氛埃,廓开天日。”:比喻涤净了尘埃,展现光明。
    • “鸾凤翱翔,龙蛇盘屈。”: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 “春葩暄妍,秋山崒屼。”: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 “三千簪裾,俯循儒术。”:描绘了士人遵循儒家的学问。
    • “百万貔貅,仰听军律。”:描绘了勇士听从军令。
    • “松桂成林,芝兰满室。”: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 “蜀锦初番,朝霞乍拂。”: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 “白璧一双,黄金百左金右益。”: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珍贵物品。
    • “羲之来求,牧之来乞。”: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的形象。
    • “物外神交,人间事毕。”:表达了与神灵交流,人间事务已经完成的意境。
    • “观者析酲,收之愈疾。”:表达了观看的人解除了醉意,收笔愈加迅速的意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歘,如雨之密”等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笔触的灵动和变化。
    • 拟人:如“鸾凤翱翔,龙蛇盘屈”等句,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界以生命和动态。
    • 对仗:如“春葩暄妍,秋山崒屼”等句,通过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超脱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天根、月窟:比喻极高的境界。
    • 风、云、电、雨:比喻笔触的灵动和变化。
    • 鸾凤、龙蛇:比喻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 春葩、秋山:比喻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 簪裾、貔貅:比喻士人和勇士。
    • 松桂、芝兰:比喻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 蜀锦、朝霞:比喻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 白璧、黄金:比喻珍贵物品。
    • 羲之、牧之:比喻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足蹑天根,手探月窟”比喻的是什么? A. 极高的境界 B. 自然界的美丽景象 C. 珍贵物品 D. 士人和勇士
    2. 诗中“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歘,如雨之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羲之来求,牧之来乞”指的是哪两位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 A. 王羲之和杜牧 B. 李白和杜甫 C. 苏轼和辛弃疾 D. 白居易和刘禹锡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展现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人文情怀。
    • 杜牧的《秋夕》:表达了杜牧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 诗词对比: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邵雍的《大笔吟》:两者都展现了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但王羲之的作品更侧重于书法艺术,而邵雍的作品更侧重于诗歌表达。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羲之书法全集》:收录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杜牧诗选》:收录了杜牧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江亭 公子行 咏古 拟古 访雍门村 听弹塞上鸿 鹦鹉 即事呈沧洲师 其二 即事呈沧洲师 其一 谒仲子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流旖旎 众开头的成语 百举百捷 称心 祝开头的成语 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寒胆落 穴宝盖的字 辰字旁的字 一家老小 猥缛 轻裘大带 郑樵 万头攒动 厂字头的字 生土 弋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