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闽漕傅安道郎中送毛平仲诗韵寄谢惠书及诗》

时间: 2025-04-26 13:29:26

诗句

宣城讯后忽年馀,闽水风来又岁除。

人品只今推正始,诗声何止过黄初。

岂无天上同朝友,不寄山中半纸书。

珍重故人多问我,鬓毛半脱齿全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26

原文展示

和闽漕傅安道郎中送毛平仲诗韵寄谢惠书及诗
作者: 杨万里

宣城讯后忽年馀,闽水风来又岁除。
人品只今推正始,诗声何止过黄初。
岂无天上同朝友,不寄山中半纸书。
珍重故人多问我,鬓毛半脱齿全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友人分别一段时间后,感慨时光流逝和友情的珍贵。诗的开头提到,经过了一年多的等待,回忆起与友人在一起的日子,而如今又到了岁末。接着,作者感叹自己的人品已逐渐成熟,诗歌的水平也不再局限于早期的作品。虽然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天上,但却没有接到他们的书信,而自己在山中也不过是写了半纸的书信。最后,作者希望珍重旧友,尽管自己的鬓发已半白,牙齿也已稀疏。

注释

  • 宣城:地名,今属安徽省,作者在此地生活过。
  • 闽水:指闽江,流经福建省,象征友人的来信。
  • 正始:一个历史时期,表示人品的成熟。
  • 黄初:汉朝初期,代表诗歌的早期水平。
  • 天上同朝友:指同一时代的朋友,意指志同道合的人。
  • 鬓毛半脱、齿全疏:形容年岁渐长,身体状况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作品中常融入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相对安定之际。诗人通过对友情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化的感慨,同时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开头的“宣城讯后忽年馀”昭示了时间的无情,紧接着“闽水风来又岁除”则通过自然景象映衬出岁末的氛围,形成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诗人用“人品只今推正始,诗声何止过黄初”表达了自己在经历岁月后对个人成长的反思,强调了人品和诗歌水平的提升。

接下来的“岂无天上同朝友,不寄山中半纸书”,则是对友谊的思考,虽然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无奈无信可寄,体现出一种失落感。最后,诗人以“珍重故人多问我,鬓毛半脱齿全疏”作结,温柔地自嘲,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身变化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时间、友情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宣城讯后忽年馀:自从和朋友分别后,转眼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2. 闽水风来又岁除:闽江的水流带来了一阵风,岁末又到了。
  3. 人品只今推正始:如今自己的人品逐渐成熟,开始推崇正直的品质。
  4. 诗声何止过黄初:自己的诗声已经超过了早期的作品水平。
  5. 岂无天上同朝友:难道没有同一时代的朋友吗?
  6. 不寄山中半纸书:可惜的是没有收到他们的书信,只有自己写了半张纸的信。
  7. 珍重故人多问我:希望珍惜老朋友,询问我的近况。
  8. 鬓毛半脱齿全疏:尽管自己的鬓发已白,牙齿也已稀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闽水风来”比喻友情的来临。
  • 对仗:如“鬓毛半脱”与“齿全疏”形成对比,突出年岁的变化。
  • 反问:用“岂无天上同朝友”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人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闽水:象征友情与思念。
  2. 岁除:代表时间的流逝。
  3. 鬓毛:象征衰老和岁月的无情。
  4. 书信: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闽水”象征什么?

    • A. 友人的来信
    • B. 自然景观
    • C. 诗人的故乡
  2. “鬓毛半脱、齿全疏”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年轻
    • B. 衰老
    • C. 健康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与时间的流逝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强调酒宴的欢愉与临别的伤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聚焦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沉重,反映社会动荡对家庭的影响。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其三 寿诸耿衣五十 满庭芳 送金拥军临湘实习 满庭芳 赠友人问题 满庭芳 赠周信等 满庭芳 送张译史乐州秩满归代方驿史作 满庭芳五首 其五 满庭芳 因梦作 满庭芳 自富阳回又有嘉禾之役 满庭芳 满庭芳 游洛阳龙门石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方夜谭 王字旁的字 发送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覆鞠 馬字旁的字 尽付东流 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我结尾的成语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回椎 乌踆兔走 户字头的字 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纵迹 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生意盎然 柳骨颜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