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26
和闽漕傅安道郎中送毛平仲诗韵寄谢惠书及诗
作者: 杨万里
宣城讯后忽年馀,闽水风来又岁除。
人品只今推正始,诗声何止过黄初。
岂无天上同朝友,不寄山中半纸书。
珍重故人多问我,鬓毛半脱齿全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友人分别一段时间后,感慨时光流逝和友情的珍贵。诗的开头提到,经过了一年多的等待,回忆起与友人在一起的日子,而如今又到了岁末。接着,作者感叹自己的人品已逐渐成熟,诗歌的水平也不再局限于早期的作品。虽然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天上,但却没有接到他们的书信,而自己在山中也不过是写了半纸的书信。最后,作者希望珍重旧友,尽管自己的鬓发已半白,牙齿也已稀疏。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作品中常融入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相对安定之际。诗人通过对友情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化的感慨,同时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开头的“宣城讯后忽年馀”昭示了时间的无情,紧接着“闽水风来又岁除”则通过自然景象映衬出岁末的氛围,形成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诗人用“人品只今推正始,诗声何止过黄初”表达了自己在经历岁月后对个人成长的反思,强调了人品和诗歌水平的提升。
接下来的“岂无天上同朝友,不寄山中半纸书”,则是对友谊的思考,虽然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无奈无信可寄,体现出一种失落感。最后,诗人以“珍重故人多问我,鬓毛半脱齿全疏”作结,温柔地自嘲,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身变化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时间、友情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人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闽水”象征什么?
“鬓毛半脱、齿全疏”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