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七夕後一夜,月中露坐二首》

时间: 2025-05-04 12:07:55

诗句

今古诗人爱月圆,未堪商略玉婵娟。

修眉半璧各自好,团镜磨鎌俱可怜。

一夜一般新样出,几回几换为人妍。

教渠也学金鸦扇,未必清光直一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7:55

原文展示:

今古诗人爱月圆,未堪商略玉婵娟。
修眉半璧各自好,团镜磨鎌俱可怜。
一夜一般新样出,几回几换为人妍。
教渠也学金鸦扇,未必清光直一钱。

白话文翻译:

古往今来的诗人都喜爱圆月,但并不敢过于细论那美丽的玉婵娟(嫦娥)。
修眉的女子和那半月形的眉毛都各有各的美,圆镜和镰刀的磨损也让人心怜。
一夜之间,月亮的形状总是新鲜出现在天际,几次变换也让人感到美丽。
即使她们学着金鸦的扇子,也未必能够直接映出那清丽的光辉。

注释:

  • 月圆:象征着团圆和美好,古代文学中常用月亮来表达情感。
  • 玉婵娟:指的是月亮或嫦娥,寓意美的事物。
  • 修眉半璧:形容女子的眉毛修饰得如半月般美丽。
  • 团镜磨鎌:团镜和磨鎌暗指月亮和时间的流逝。
  • 金鸦扇:指一种扇子,象征着美丽和流行的风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七夕後一夜,月中露坐二首》为杨万里在七夕后创作,结合了七夕节的文化背景,表达了对月亮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表面看似乎在描绘月亮的变化和女性的美丽,实则蕴含了更深的哲理。杨万里以月亮为引子,表达了人们对美与时间的感悟。在诗中,月亮的圆缺不断变化,象征着世事无常,而“金鸦扇”的提及则暗示着美丽并非一成不变,流行的风尚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与无奈,最终揭示了美的相对性与短暂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古诗人爱月圆:提到古今诗人都喜爱圆满的月亮,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普遍追求。
  • 未堪商略玉婵娟:诗人不敢细说月亮的美,可能是因为这种美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 修眉半璧各自好:即使是细微的美丽,如修眉,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 团镜磨鎌俱可怜:即使是光阴的流逝也有其可怜之处,暗示美的脆弱。
  • 一夜一般新样出:月亮在一夜之间变化,暗示时间的流转。
  • 几回几换为人妍:变化的美丽是多么令人向往。
  • 教渠也学金鸦扇:即使追求美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 未必清光直一钱:最终发现,真正的美并不一定能通过表象得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美的象征,通过修眉和金鸦扇等意象来展示美的多样性。
  • 对仗:使用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美的相对性和时间的流逝,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团圆、美丽与时间的流转。
  • 修眉:代表女性的美丽与个性。
  • 金鸦扇:象征流行与虚荣,暗示美丽的表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婵娟”是指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太阳
    D. 花朵

  2. “修眉半璧各自好”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每个人的美有不同
    B. 美只存在于某种形式
    C. 美丽只存在于过去
    D. 自然的美是最好的

答案:

  1. A. 月亮
  2. A. 每个人的美有不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唐代李白的《静夜思》相对,这首诗更多地关注变化与流转,而李白则是对月亮的思念与乡愁。两者都有月亮的意象,却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寿吴倅·九月初七) 鹧鸪天 鹧鸪天 月夜江头漫步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桃花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赠泉南琵琶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一寸丹心 废然而返 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男耕女织 灾虞 寸字旁的字 鼻烟 屮字旁的字 佑福 丰干饶舌 丑话说在前头 长舌之妇 辙结尾的成语 四字头的字 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兵无斗志 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