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03:17
催画双蛾午尚慵。
殢人娇眼镇惺忪。
更衣每觉新香袭,
索茗因知宿酒浓。
思往事,十年中。
瑶台月下几相逢。
闲来检校群芳谱,
祇有梨花似玉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慵懒的午后,画眉的双蛾(眉妆)还未完全清醒,令人昏沉的娇媚眼神让人难以清醒。换衣服时,总能感受到新衣带来的香气,喝茶的时候才意识到昨夜的酒意仍然浓烈。回想往事,十年来的点滴,月下在瑶台的相逢有多少?闲来无事时翻检群芳的谱子,只有那梨花的姿态如同美玉般动人。
樊增祥(约1630-1700年),字仲明,号蓉溪,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作,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风格细腻、清新。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个人生活与情感的表达在文人中受到重视,樊增祥的作品往往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
《鹧鸪天》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慵懒的午后场景,勾勒出女子的妆容与气息。开篇的“催画双蛾午尚慵”便渗透出一种恍惚与迷离,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更通过她的状态反映出一种生活的惬意与悠闲。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起已逝的时光,十年间的往事在月光下的瑶台相逢之中浮现,令人不禁感慨光阴荏苒。在闲暇时翻阅群芳谱,发现唯有那梨花的美丽如玉般令人动心,表现出对美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在优雅的意象中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而珍贵的思考。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诗人展现了个人生活的细腻感受与情感深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柔的忧伤与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去的怀念,情感真挚而动人。
“催画双蛾午尚慵”中的“双蛾”指什么?
“瑶台”象征什么?
整首诗主要表达的主题是?
以上内容为《鹧鸪天》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美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