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4:32
过金台望横山塔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昨夜愁勤雨,今朝喜懒风。
金台斜岸北,玉塔正船东。
滩改呈新碛,山回隐暗峰。
兰溪水亭子,作意定留侬。
昨夜因下雨而愁苦,今早却因微风而感到喜悦。金台在北岸斜坐,玉塔正对着船的东边。河滩变得如新沙石,山峦回环隐现着幽暗的峰峦。兰溪边的水亭,我心中已经决定要在这里留住你。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更多地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感受与情绪。诗中描绘的金台、玉塔、兰溪等地名与景物,可能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环境息息相关,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作者介绍:杨万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风格清新,语言朴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美景交织之时。杨万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所表现的细腻观察与情感交融,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忱与对自然的敏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雨后的清晨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昨夜愁勤雨,今朝喜懒风”,对比鲜明,表现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与个性化的情感反应。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描绘,金台和玉塔的自然景观交融,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后两句“滩改呈新碛,山回隐暗峰”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通过对河滩与山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幽深,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最后一句“兰溪水亭子,作意定留侬”,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某个特定人的深深留恋。在这幅自然与情感交织的画面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渴望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对某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昨夜愁勤雨”表达了什么情绪?
A. 高兴
B. 忧愁
C. 平静
D. 激动
“金台斜岸北”中的“金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座山
C. 一条河
D. 一座塔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喜悦
C. 忧伤与留恋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过金台望横山塔》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色,但杨万里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抒发,而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清幽与深远。两者各有特色,但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