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3:20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石瘦铜苗绿,溪腥胆水黄。
是间无马迹,何处更羊肠。
恶路今方始,平生梦未尝。
如何寒刮骨,行得汗如浆。
石头瘦削,铜绿的草木生长,溪水腥味浓烈,胆汁般的水流泛黄。
这里没有马的足迹,哪里还有羊肠小道呢?
恶劣的道路才刚开始,我平生的梦想从未实现。
为何寒风刺骨,走路时汗水如浆般淋漓?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羊肠”一词可以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对小路的描写,通常象征着艰难的旅程和人生的坎坷。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游历艰难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困境和人生理想的思考。诗中描绘的环境艰苦,恰似他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过岑水》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困苦与无奈。开篇即以“石瘦铜苗绿”入手,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石头的瘦削与草木的青绿形成了鲜明对比,似乎在暗示大自然的残酷与生命的顽强。
接着,诗人提到“溪腥胆水黄”,带有一丝对环境的无奈和不满,溪水的腥味和胆汁般的黄水暗示着此地的恶劣,反映出他对旅行艰辛的感受。紧接着“是间无马迹,何处更羊肠”,更是将这种困境推向极致,连马的足迹都没有,何谈羊肠小道?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人生道路的隐喻。
“恶路今方始,平生梦未尝”则是诗人的自省,虽历经艰险,梦想却依旧遥不可及,充满无奈与失落。最后一句“如何寒刮骨,行得汗如浆”通过感官的细腻描写,传达出旅途的艰辛与寒冷,让人深切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助。
整首诗气韵生动,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极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感慨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铜苗”指的是什么颜色的植物?
诗人对旅途的感受是?
“何处更羊肠”中的“羊肠”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