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3:50
淅西只欠到湖州,
三里桥头转却舟。
不到湖州妨底事,不如元不到桥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湖州之行的期待与无奈。在西边只差一段路就能到湖州,然而在三里桥头却不得不转船而去。既然不能到达湖州,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去桥头呢?
此诗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湖州”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诗人对此地的向往与实际的无奈形成了对比,反映了出行的艰难与心情的复杂。
这首诗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从西边出发,期待到达湖州的过程,却因在三里桥头转船而无法如愿的尴尬情境。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淅西只欠到湖州”一句,开篇即引入了空间的距离,给人一种迫在眉睫的感觉。而“转却舟”则暗示了旅途的不便与艰辛,带有一种生活的无奈。最后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未能到达目的地的无奈和思考,似乎在说,与其徒劳无功,不如放弃追求,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情感上细腻,语言上流畅,给人以深思的空间,让人不仅感受到旅途的艰辛,同时也引发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出行的无奈与人生的选择,表达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方向出发?
"三里桥头"象征什么?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