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东岩为余写容求赠诗余以其学佛者也故后章》

时间: 2025-04-26 04:49:03

诗句

丰神间整坐凝然,一笑聊凭笔意传。

却有丹青难画处,独遗好丑在千年。

因形有像转支离,妙笔从君压画师。

若向禅中参一指,写余父母未生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03

原文展示:

丰神间整坐凝然,一笑聊凭笔意传。
却有丹青难画处,独遗好丑在千年。
因形有像转支离,妙笔从君压画师。
若向禅中参一指,写余父母未生时。

白话文翻译:

整体气质端庄静坐,微笑间随笔意传达。
有些美丽无法用画表现,唯有善恶留存千年。
形态虽有相似却难以捉摸,妙手从你压过画师。
若能在禅中参悟一点,便可描绘我父母未生之时。

注释:

  • 丰神: 形容人的气质和神态。
  • 凝然: 安静稳重的样子。
  • 丹青: 指绘画,尤其是工笔画。
  • 好丑: 美丽与丑陋。
  • 支离: 形体分散,难以连接。
  • 妙笔: 形容书画技巧高超的笔法。
  • 参一指: 在禅宗中,指向某种领悟或启发。

典故解析:

  • : 指中国佛教的一种思想,强调内心的领悟与直观的体验。诗中提到的“禅中参一指”暗示了通过内省和思考获得的智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汇聚的时代,以诗歌与书法见长,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友人交流之际,展现了对艺术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反映了他对佛学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艺术的难以捉摸与人生的深邃哲理。作者通过对“丰神”和“凝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内敛而深邃的气质,似乎在说,真正的美与智慧并非表面可见,而是隐藏在内心深处。接着,诗中提到的“丹青难画处”则引发了对艺术与真实的思考,艺术的表达往往无法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的好与丑在于时间的洗礼与内心的感悟。

后面的“若向禅中参一指”,则是诗人通过禅的智慧,试图触及生命的本质,甚至想要描绘出父母未出生时的模样,这种表达不仅显示了作者对生命起源的思考,也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艺术、人生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读之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诗人的从容气质。
    • 第二句表明了艺术表达的局限性。
    • 第三句强调形象的复杂性。
    • 最后句则引出生命的哲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 “妙笔从君压画师”暗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超越于普通画师。
    • 对比: 美与丑、形与象的对比,意在探讨艺术与现实的矛盾。
  • 主题思想: 诗歌核心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艺术与生命的关系,强调内心的领悟比表面的表现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 丰神: 象征内在修养与外在气质的统一。
  • 丹青: 表达艺术的局限性与美的多样性。
  • : 代表一种超然的智慧与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 A. 书法
    • B. 诗歌
    • C. 绘画
  2.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生命起源的思考?

    • A. “丰神间整坐凝然”
    • B. “若向禅中参一指”
    • C. “写余父母未生时”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现了思乡之情。
    • 林景熙的诗则通过对艺术与生命的思考,展示了更深邃的哲理。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情感与内心世界的关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作者:李明
  • 《宋代文学研究》- 作者:张华
  • 《禅与诗歌:心灵的对话》- 作者:王小波

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与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林景熙的这首诗歌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与艺术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寒食新丰别友人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 下第寄宣城幕中诸公 淮信贺滕迈台州 献淮南李相公 平戎(时谏官谕北虏未回,天德军帅请修城备之) 降虏 赠天卿寺神亮上人(师不下寺已五年) 送僧归庐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咏桑寓柳 弓字旁的字 幕后指点 东穿西撞 臣字旁的字 不显 止字旁的字 复礼克己 堙废 牲畜 同源异派 团瓢 责报 耒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