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7:52
凋瘵民思太古风,上贤绥辑副宸衷。舟移清镜禹祠北,路转翠屏天姥东。旌旆影前横竹马,咏歌声里乐樵童。遥知到郡沧波晏,三岛离离一望中。
这首诗表达了民众对古代风气的憧憬与思念,诗人感慨于上贤之士的调和与安抚。舟行于清澈的水面,向北驶往禹王的祠堂,路途转弯时,翠绿的屏障映入眼帘,天姥山在东边耸立。旌旗的影子在竹马前轻轻摇曳,歌声中传来樵童的欢快。远远地知道到达郡城时,碧波荡漾,三座岛屿在眼前错落有致。
作者介绍:赵嘏(约703年-76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早期的“山水田园”派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在游历途中写下此诗,寄托对古代贤良政治的向往及对故乡自然风光的赞美。
《淮信贺滕迈台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风气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凋瘵民思太古风”,用“凋瘵”一词开篇,点出民众对古代良好政治的怀念,表达了对当下政治状态的不满。接着,诗人描绘舟行于清水之上,既表现了自然的秀美,也隐含了人生的旅程与理想的追求。
诗中对“舟”“路”“旌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游历中的见闻,竹马、樵童的出现则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乡村的纯朴,表现出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最后一句“遥知到郡沧波晏,三岛离离一望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表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宁静的生活愿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社会人文,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良政治的向往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追求理想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禹祠”是指哪位历史人物的祠堂?
“凋瘵”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樵童”代表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艺术特点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