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浪淘沙》

时间: 2025-05-24 17:28:22

诗句

玉露下泠泠。

斜汉无声。

风吹砌竹近三更。

一带红墙临小院,飞过流萤。

寂寞绕廊行。

屈戌双扃。

往来魂梦不分明。

珠泪半干灯半灺,一晌忪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7:28:22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包韫珍 〔清代〕

玉露下泠泠。
斜汉无声。
风吹砌竹近三更。
一带红墙临小院,
飞过流萤。
寂寞绕廊行。
屈戌双扃。
往来魂梦不分明。
珠泪半干灯半灺,
一晌忪惺。


白话文翻译:

在玉露轻声滴落的夜晚,
斜挂的银河无声流淌。
微风轻拂着竹子,已是三更时分。
红墙映衬着小院,
萤火虫飞过。
孤寂的身影在廊道上游走。
夜幕降临,双扃紧锁。
来来往往的梦魂模糊不清。
泪水半干,灯光半昏,
这一瞬间恍惚迷惘。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露:指清晨的露水,象征清冷。
  • 泠泠:形容清凉的声音。
  • 斜汉:指倾斜的银河。
  • 砌竹:竹子生长的地方。
  • 红墙:指院子里的红色墙壁。
  • 流萤:指萤火虫,象征夜晚的寂静和柔美。
  • 屈戌:指夜晚的封闭,双扃是门锁的意思。
  • 珠泪:眼泪如同珍珠般晶莹。
  • 半干:指泪水未完全干涸。
  • 灯半灺:形容灯光微弱,似乎快要熄灭。
  • 忪惺:指恍惚、迷离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意境中蕴含了孤独和思念的情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夜晚、对自然的细腻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韫珍,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风格清丽婉约。

创作背景:

《浪淘沙》成诗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女诗人逐渐崭露头角的时期。诗中蕴含对宁静夜晚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社会中的孤独感受。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清幽与孤寂情调的诗作。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以“玉露下泠泠”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仿佛夜晚的空气中弥漫着露水的清香。接着“斜汉无声”,描绘了银汉斜挂,夜空的宁静让人感到一种无声的美。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小院,红墙和流萤的意象交织,展示了静谧中的生动。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夜的敏感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悟。最后的“珠泪半干灯半灺”则是一种情感的集中体现,泪水与灯光的交融,不仅描绘了夜的孤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露下泠泠:描写夜晚的清冷与宁静,露水滴落的声音为背景,渗透诗的氛围。
  2. 斜汉无声:银河在夜空中斜挂,静谧无声,增强了孤独感。
  3. 风吹砌竹近三更:微风轻拂竹子,时光已近午夜,暗示了夜的深入。
  4. 一带红墙临小院:红墙的存在增添了画面的温暖与生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5. 飞过流萤:萤火虫的出现为夜晚增添了活力,象征梦幻与思念。
  6. 寂寞绕廊行:孤独的身影在廊道上徘徊,感受到内心的空虚。
  7. 屈戌双扃:夜晚的封闭,象征心灵的锁闭。
  8. 往来魂梦不分明:梦中的魂魄与现实交织,模糊不清,反映内心的困惑。
  9. 珠泪半干灯半灺:泪水未干,灯光微弱,意象交织,表达情感的复杂。
  10. 一晌忪惺:恍惚而迷离的状态,寓意思绪的飘忽不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泪”比喻眼泪的晶莹剔透。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如“风吹砌竹”。
  • 对仗:如“往来魂梦不分明”与“珠泪半干灯半灺”,形成韵律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露:象征清冷与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
  • 斜汉:代表夜空的深邃和静谧。
  • 流萤:象征生动与梦幻,带来一丝温暖。
  • 红墙:象征传统与归属感,形成诗意的对比。
  • 泪水:象征内心的情感流露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露”指的是什么?
    • A. 露水
    • B. 明月
    • C. 清风
    • D. 星空
  2. “屈戌双扃”中的“双扃”表示什么?
    • A. 两扇门
    • B. 两扇窗
    • C. 两个锁
    • D. 两个房间
  3. 诗中流萤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寂静
    • B. 梦幻
    • C. 温暖
    • D. 迷茫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包韫珍的《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内心情感的波动,但包韫珍的诗更加强调孤寂感,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柔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芳尘春迹 踏莎行 沙凤村 踏莎行 乙酉立秋和海鹰 踏莎行 秋暮雨霁,偕柔嘉娣游河渚 踏莎行 踏莎行 昆明湖瞻望 踏莎行 题王述庵先生三泖渔庄图 踏莎行 用晏词韵五首 其四 踏莎行 白堂看梅 踏莎行 其二 秦淮清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薄材 浩然之气 水字旁的字 肥结尾的成语 了无惧意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变炫无穷 信誉卓著 隔子 安宅正路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反文旁的字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齊字旁的字 羽结尾的成语 山高皇帝远 包含毡的成语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