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3:24
造墨歌
作者:鲍瑞骏 〔清代〕
昔人造墨烧古松,今之焚膏毋乃同。
板屋松阴跨幽涧,下有流水鸣淙淙。
壁如蜂窠纸如幔,参差镫影纱笼中。
承镫以碗碗注水,水与火济凝烟浓。
液融鹿角香喷麝,阴房疑捣红守宫。
涂脂从印燥不滓,枪金细字蟠虬龙。
程方遗制效奚李,厥贡后数曹家工。
家传古井清且冽,云与易水灵源通。
烟轻胶旧井华孕,紫玉一笏隃麋空。
荒唐谁说十万杵,杵以万杵坚于铜。
尤其伪者渗以漆,光则黝然不可砻。
罗家银墨广陵散,色如碧叶秋来红。
紫雪之精郁灵气,西陂小景模吴淞。
再和之法亦一瞬,几人犹弆吴绫封。
龙宾十二落谁手,磨人磨墨俱匆匆。
古人用古松树烧制墨水,今天的制墨工艺难道不一样吗?
板屋的松影跨越幽涧,小溪的流水淙淙作响。
墙壁如蜂巢,纸帘如轻纱,影子在灯下摇曳。
端着烛台,碗中注水,水与火相互交融,浓烟缭绕。
液体融化的鹿角香气扑鼻,阴房中仿佛捣制红色的守宫。
涂抹的脂粉从印章上干燥而不留痕迹,金色细字如蜿蜒的龙。
程方的遗制效仿奚、李二家的工艺,其贡品后继有人。
家传的古井清冽,云烟与易水的灵气相通。
轻烟缭绕,旧井孕育出华美,紫玉般的光辉似乎空灵。
荒唐谁说十万杵,杵的坚硬如铜,万杵相加更为坚固。
尤其是伪制者用漆渗透,光泽黯淡,无法打磨。
罗家银墨如广陵散,色彩如碧叶在秋天红透。
紫雪的精华散发着灵气,西陂的小景似乎模仿吴淞。
再与之调和,也不过是一瞬,几人能再封吴绫?
龙宾的十二落在谁的手中,磨墨与磨人皆匆匆。
鲍瑞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他的作品多聚焦于自然与人文,兼具传统与创新,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反映社会生活。
《造墨歌》创作于清代,正值书法、绘画艺术盛行的时期,制墨技艺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诗人通过描写墨的制作过程,反映了对传统工艺的敬重以及对现代技术的思考。
《造墨歌》以墨的制作过程为主线,展现了古代制墨技艺的细腻与复杂。诗中通过对材料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与追求。在这首诗中,鲍瑞骏不仅仅是在讲述一种物品的制作,更是在描绘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诗人以古松为喻,强调了传统材料的珍贵与独特性,而后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美妙,如流水的声音、灯下的影子等,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涂脂从印燥不滓”,则表现了制墨工艺的高超和精细。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反思现代制墨工艺的同时,隐含着对伪作的警惕,提醒人们要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的责任感。整首诗在语言上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乏现代的思考,通过对墨的赞美,展现了文化的深邃与厚重。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对现代技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警示人们珍惜和保持传统文化的精髓。
1.《造墨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古松”是用来做什么的?
诗中描写的环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墨梅》与《造墨歌》都是以墨为主题,王冕的《墨梅》通过描写梅花的高洁象征了文人的气节,而《造墨歌》则更侧重于墨的制作工艺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二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