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石翁妪》

时间: 2025-05-23 08:34:40

诗句

束艾楚俗愚,铸金秦民怖。

何年斲云根,偶立此翁妪。

千春衣莓苔,偕老食风露。

世人轻结发,覆水或旦暮。

乃羽无情缘,永与天壤固。

停舟一访古,久欲祛此锢。

父老向我言,曾是梁朝墓。

衣冠化黄土,古丘亦成路。

当年殉金棺。

兹物独如故。

阅世如过客,兴亡了不悟。

时借牛砺角,敲火戏童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34:40

原文展示

《石翁妪》 林景熙 〔宋代〕

束艾楚俗愚,铸金秦民怖。
何年斲云根,偶立此翁妪。
千春衣莓苔,偕老食风露。
世人轻结发,覆水或旦暮。
乃羽无情缘,永与天壤固。
停舟一访古,久欲祛此锢。
父老向我言,曾是梁朝墓。
衣冠化黄土,古丘亦成路。
当年殉金棺,兹物独如故。
阅世如过客,兴亡了不悟。
时借牛砺角,敲火戏童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愚昧和对历史的沉思。诗中提到用艾草束成的绳子是楚地的习俗,而铸金的秦人则让人感到恐惧。诗人感叹,不知是哪一年开始砍伐云根,偶然间见到这对石翁石妪。岁月如春草般生长,他们一起度过风露餐食的生活。世人却轻易地结发,生命如覆水般转瞬即逝。即使羽翼无情,却与天地永固。停舟一时想要追访古迹,早已想要挣脱这束缚。老百姓告诉我,这里曾是梁朝的墓地。衣冠化为黄土,古丘也成了路。昔日殉葬金棺的物品,如今却依然如故。看待世事就像过客,兴亡更替却依旧茫然不知。偶尔借牛的角来磨刀,敲打火炉戏弄孩童。

注释

  • 束艾:用艾草束成的绳子,象征着楚地的风俗。
  • 铸金秦:指秦朝的财富和权力,令人恐惧。
  • 斲云根:砍伐云根,象征对自然的破坏。
  • 千春衣莓苔:千春象征岁月,莓苔指生长的苔藓,展现古老的生活。
  • 覆水:比喻时间的流逝,难以挽回。
  • 殉金棺:古代殉葬的习俗,显示历史的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留有诗作多首,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石翁妪》写于宋代,背景时代的动荡与变迁,使诗人对历史与个人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反映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石翁妪》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通过对石翁石妪的描写,诗人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历史的变迁。诗中,石翁妪象征着古老的智慧与持久的爱情,他们在风雨中共同生活,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时间的顺应与尊重。诗的开头以“束艾楚俗愚”引入,揭示了社会的愚昧与对物质的追求,紧接着对秦朝的恐惧感慨,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岁月的流逝与世人的轻率,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感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古人之言,揭示了古墓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个人命运的无常。最后,诗人以“阅世如过客”点题,强调了对世事的淡薄与无常,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种深邃的历史感与淡泊的生活哲学,使得整首诗在思想深度上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束艾楚俗愚:用艾草束成的绳子是楚地的习俗,反映了地方风俗的愚昧。
  2. 铸金秦民怖:秦国的富裕使人们感到恐惧,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压迫。
  3. 何年斲云根:不知何时开始砍伐自然,警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4. 偶立此翁妪:偶然看到这对老人,象征着坚韧与长久的爱情。
  5. 千春衣莓苔:春天的草木生长,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6. 世人轻结发:世人对时间的不珍惜,人生如水般流逝。
  7. 乃羽无情缘:即便是无情的羽翼,依旧与天地长久。
  8. 停舟一访古:停舟追寻历史,想要挣脱世俗的束缚。
  9. 父老向我言:老百姓的传说,揭示历史的厚重。
  10. 衣冠化黄土:昔日的衣冠化为黄土,历史的无情。
  11. 当年殉金棺:昔日的殉葬传统,今物依旧如故。
  12. 阅世如过客: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兴亡成败皆是过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水,强调转瞬即逝。
  • 拟人:将古丘化为路,赋予历史以生命。
  • 对仗:如“衣冠化黄土,古丘亦成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沉思和对世事的审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历史无情的深刻感悟,倡导人们珍惜当下,理解历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翁妪:象征着古老、持久的爱情与智慧。
  • 云根:代表自然,警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 黄土: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死亡的终极归宿。
  • 牛砺角: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日常的趣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翁妪》是谁写的?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林景熙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束艾”象征什么?

    • A. 传统习俗
    • B. 财富
    • C. 自然
    • D. 历史
  3. “阅世如过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对世事的淡漠
    • C. 对历史的执着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与《石翁妪》都是对自然与人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田园的快乐,而后者则侧重于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林景熙生平考》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高判官知唐店夜饮 送赵谏议知徐州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一蚕薄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普净院佛阁上孤鹘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 金盏子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八小池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一铁瓮城 秋风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瀛选 以筦窥天 轻裘大带 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讪脸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束手待毙 香社 氏字旁的字 奇技淫巧 阿对 纸上谈兵 鸟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鹜行 耳字旁的字 望结尾的成语 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