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九锁山·洞霄宫》

时间: 2025-05-18 00:20:13

诗句

洞天有别云,福地无凡土。

嘉名此兼擅,灵气适专聚。

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

飘然乘泠风,一瓣谒环宇。

住山老黄冠,迎客琪树午。

鱼鱼美少年,华裾集齐鼓。

往者修练人,飞升接高武。

尔来何寂寥,山川亦今古。

甲第拟王侯,亿万富仓庾。

所以气体移,学道不精苦。

吾闻郭许俦,卓庵老林莽。

终日对白云,餐松饮石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0:20:13

原文展示

游九锁山·洞霄宫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洞天有别云,福地无凡土。
嘉名此兼擅,灵气适专聚。
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
飘然乘泠风,一瓣谒环宇。
住山老黄冠,迎客琪树午。
鱼鱼美少年,华裾集齐鼓。
往者修练人,飞升接高武。
尔来何寂寥,山川亦今古。
甲第拟王侯,亿万富仓庾。
所以气体移,学道不精苦。
吾闻郭许俦,卓庵老林莽。
终日对白云,餐松饮石乳。

白话文翻译

在这洞天福地之中,有着超凡脱俗的景色;这里的名声与灵气兼具,汇聚了独特的气韵。峰峦重叠,云雾缭绕,时而吞吐,时而飘散。我在清凉的风中轻飘而行,前往那环宇之间的圣地。住在山中的老者,身披黄冠,正午时分迎接客人到来。美丽的少年们,衣裳飘逸,齐聚在这里敲打着鼓声。往昔那些修炼成仙的人,也在此飞升,接触高深的武道。然而如今的山川却显得如此寂寥,似乎与古今无异。那些豪华的宫殿,犹如王侯的财库,亿万富贵尽在其中。因此,气体的流动变得缓慢,修学道理的人却不再精进。听说郭、许二位朋友,卓庵那位老者,终日与白云为伴,吃松树的果实,饮石头的乳液。

注释

  • 洞天:指隐秘的、神秘的山林之地,常用来形容仙境。
  • 黄冠:道士的标志性服饰,表示道教修行者的身份。
  • 鱼鱼:形容少年们的美丽,意指年轻俊美的男子。
  • 飞升:指修道成功,升天成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道教文化为主题。他的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强调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作者通过描写九锁山的美景,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尘世繁华的淡漠。

诗歌鉴赏

《游九锁山·洞霄宫》是一首描绘自然与道教哲学相结合的诗作。诗中以“洞天”与“福地”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诗人对追求灵气与自由的渴望。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道教的元素,展现了对修道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

诗中的“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道出了自然的壮丽和变化,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描绘了迎接客人的老道士和聚集在一起的少年们,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气氛,仿佛在传达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流露出对往昔修炼者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尤其是“尔来何寂寥,山川亦今古”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同时也对尘世的繁华和虚无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天有别云:洞天是指隐秘之地,云彩不同于凡俗之物,暗示这里的特殊与神秘。
  2. 福地无凡土:此地是福地,不是普通的土地,强调其超凡的特性。
  3. 嘉名此兼擅:这里的名声与灵气兼具,展现出此地的独特魅力。
  4. 灵气适专聚:灵气汇聚,适合专心修道。
  5. 峰峦互重掩:山峰重叠,互相遮掩,形容地势的险峻。
  6. 云雾自吞吐:云雾在山间起伏,显示出自然的变化。
  7. 飘然乘泠风:在清风中轻飘而行,描绘出一种悠然的状态。
  8. 一瓣谒环宇:象征着与宇宙的连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9. 住山老黄冠:道士以黄冠示人,暗示修道者的身份。
  10. 迎客琪树午:在午后迎接客人,展现出热情与友好。
  11. 鱼鱼美少年:形容年轻美貌的少年,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12. 华裾集齐鼓:华丽的衣裳,敲响鼓声,展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
  13. 往者修练人:曾经那些修道之人,暗示历史的传承。
  14. 飞升接高武:飞升成仙,接触高深的武道,表达对修行的向往。
  15. 尔来何寂寥:如今的寂寥与历史形成对比,表现出对过往的惋惜。
  16. 山川亦今古:山川的变化无常,反映出时光的流逝。
  17. 甲第拟王侯:豪华的宫殿,暗示世俗的权势与富贵。
  18. 亿万富仓庾:巨额财富,展现对物质的渴求与批判。
  19. 所以气体移:气的流动减缓,象征着修道之人的停滞。
  20. 学道不精苦:学习道理却不精进,表达对当今修行者的失望。
  21. 吾闻郭许俦:提及历史人物,增强诗的厚重感。
  22. 卓庵老林莽:指老道士隐居在林莽之中,体现出对道教生活的理想。
  23. 终日对白云:整日与白云相伴,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24. 餐松饮石乳:享受自然的馈赠,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作人类情感的寄托,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飞升接高武”与“往者修练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云雾的吞吐赋予了自然以生命,营造出灵动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九锁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与对尘世繁华的反思,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天:象征隐秘的理想境地。
  • 云雾:代表变化与神秘的自然。
  • 黄冠:道教修行者的象征。
  • 白云:自由与超然的象征。
  • 峰峦:自然的险峻与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冠”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道教修行者
    • C. 美丽
  2. 诗中“飘然乘泠风”描绘的是什么状态?

    • A. 忧伤
    • B. 悠然自得
    • C. 紧张
  3. 诗中提到的“飞升”意指什么?

    • A. 升职
    • B. 成仙
    • C. 离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 《夜泊牛津》:张继的诗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眷恋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与《游九锁山·洞霄宫》:两者在描绘自然与人生态度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夜泊牛津》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游九锁山·洞霄宫》则更注重于道教哲学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立秋前一日述怀柬许岂凡 水调歌头·云海之歌,写于黄山 水调歌头 赵舍人又写日本国人词,索和其韵 水调歌头 其二 贺新居 水调歌头 送原白北上 水调歌头 其四 冒大风渡沙子 水调歌头 甲辰春节过海粟翁,喜其健康全复,赋此博笑 水调歌头 杨仲子六十,再用香宋韵 水调歌头 送吕宪副之云南 水调歌头 小儿初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姚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弓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殊深轸念 犀轩 車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羽翼既成 姑子 意意思思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瓮牖桑枢 三十而立 广结尾的成语 点胸洗眼 遗闻逸事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