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9:27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往日你做了御史,我在朝中担任拾遗。
我们都在盛明的朝代,步入了清正的官司。
我佩戴着玉佩,你穿着绣衣。
悠然地在香烟环绕下,一同侍奉在白玉的阶前。
早晨见到宠爱者,晚上见到安稳者。
纷纷扰扰之间,没有人能退避,互相看着令人悲伤。
你早已厌倦官场的情谊,我对世事早已有所了解。
常常在荣华显贵的日子里,已约定好一起去林泉游玩。
而今各自流落,身体病弱,头发已衰。
不再做卧云的打算,携手又该何往?
等到你女儿出嫁,等到我官职满了时。
稍微没有亲人的牵累,勉强有些渔樵的资财。
到了岁末青山的小路,白头之时希望能一起归去。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丰富的社会题材著称。他的诗歌不仅描写个人感受,也关注社会民生,常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担任官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表达了对昔日共同奋斗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流露出对官场浮华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白居易的这首诗以优雅的笔调描写了官场生活的无奈与人际关系的复杂。诗中开篇回忆与友人的相识,以及两人曾经的荣耀与风采,展现出一种昔日繁华的对比。随着诗意的发展,白居易逐渐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世事的深刻理解,显示出诗人对荣华富贵的冷静反思。
在描写中,诗人使用了“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这样的句子,突显了官场的变幻无常与人际关系的微妙,深刻地揭示了官场生活的危险与不安。随着岁月的流逝,身体的衰弱,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不安,同时也向友人寄托了对再聚的期待。
最后,诗人以“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结束,寓意深远。青山隐喻自然的恬静与安宁,而“白首”则象征着人生的尽头,表达了对友谊长存、共同归隐的美好愿景。这首诗在情感上表现了诗人对旧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开篇提及两人昔日的身份,展现曾经的荣耀。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表现出对美好时代的珍惜。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细腻的描写出两人的生活状态,彰显身份与地位。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悠闲场景,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表达官场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复杂,突显生活的无奈。
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反映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悲观情绪。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点明对官场的厌倦与对世事的洞察。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回忆起曾经的约定。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体现出对现状的感慨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表达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描述出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体现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以美好的愿景结束,表达对友情与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昔日繁华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中蕴含着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名利与隐逸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官职有哪些?
诗中的“青山”象征什么?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这首诗及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