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时间: 2025-05-09 07:12:18

诗句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7:12:18

原文展示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白居易 〔唐代〕

三千里外卧江州,
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
死生魂魄暂同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江州远离故乡三千里,十五年前曾为老朋友刘太白的去世而悲伤。昨夜我在梦中来到彰敬寺,与他在阴间的魂魄暂时相聚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州:指作者白居易当时被贬的地方,位于长江的一个州。
  • 老刘:指刘太白,白居易的好友,实际上是著名诗人李白。
  • 彰敬寺:寺庙的名称,可能是梦中出现的场景。
  • 魂魄:指人的灵魂和精神。

典故解析

  • 刘太白:李白的字太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作品而闻名。这里的“老刘”指的是李白,白居易与李白有着深厚的友谊。
  • 彰敬寺:在诗中作为梦境的背景,彰显了白居易对亡友的怀念与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关心民生,常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期,正值他对李白的怀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感慨。李白和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友谊在当时的文人圈中广为流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开篇的“江州”二句,设定了诗人的地理和心理背景,表达了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思念。接着,时间的跨度从“十五年前”拉回到“昨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永恒。在梦中重聚的场景,既是对亡友的追思,也是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反思。

梦境中的“彰敬寺”象征着一种超越生死的联系,友人间的情谊在此得以延续。诗人在此不仅仅是怀念朋友的生平,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的最后一句“死生魂魄暂同游”,蕴含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既体现了对友人的依恋,也显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白居易对李白的深情怀念,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千里外卧江州:诗人身处远离故乡的江州,表达了对故土和友人的思念。
  • 十五年前哭老刘:提及与李白的友谊和对其去世的伤感,时间的跨度增强了情感的厚重。
  • 昨夜梦中彰敬寺:梦境中的彰敬寺是对友人的追忆场所,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相聚。
  • 死生魂魄暂同游:在梦中与亡友相聚,体现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的永恒。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死生魂魄”和“暂同游”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梦境、魂魄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情感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的怀念,探讨了友情的永恒与生死的无常,表达了人对逝去时光和亲密关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州: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彰敬寺:象征着对友谊的追忆与精神的寄托。
  • 魂魄: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超越生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刘”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元稹
    D. 白居易

  2. 诗的背景是什么?
    A. 白居易在京城
    B. 白居易被贬江州
    C. 白居易游历四方
    D. 白居易隐居山林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李白的友谊在他们的诗中都有体现。李白的豪放与白居易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但二人对友情的珍视却是一致的。李白在《月下独酌》中表达了与月共饮的孤独,而白居易在此诗中则通过梦境重聚,展现了对逝去友谊的深情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歌全集》
  • 《李白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和荆公二首 早朝 月下 人送双雁 虞察院生日 废桑畦种花 其二 烦刘公达甃园中小池以诗谢之 闻衍孙恪得举 足弱再赋 满公临老种松志可尚也梅山老人为说小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蛮弦 包含斧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汹茫 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谊不容辞 浇醇散朴 笞罚 进退出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白话八股 儿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高拨子 物换星移 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