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紫阳花》

时间: 2025-04-26 21:40:26

诗句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26

原文展示:

何年植向仙坛上,
早晚移栽到梵家。
虽在人间人不识,
与君名作紫阳花。

白话文翻译:

这株花是何年种在仙坛之上的呢?
早晚总会移栽到梵僧的家中。
虽然在世间人们未曾识别,
但与您同名的就叫紫阳花。

注释:

  • 仙坛:原意是供奉神仙的坛子,这里指一种理想的境地或境界。
  • 梵家:指佛教僧侣的居所,梵即“梵文”或“梵天”,引申为佛教文化。
  • 紫阳花:古代对某种花的称呼,可能指的是紫色的花,象征着高洁和神秘。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仙坛”和“梵家”的对比,引入了道教和佛教的文化背景,表达了一种对超脱世俗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紫阳花在此不仅是一个花名,更是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诗言志”著称,作品涵盖社会、政治、人生等多方面,风格平易近人。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阶段。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生命、存在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诗歌鉴赏:

《紫阳花》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意象的诗,作者通过花的象征,表达了个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的“仙坛”,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存在状态,暗示着人类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梵家”则引入了佛教的意象,表明这种追求不仅限于道教的境界,也与佛教文化相交织。

整首诗的语调平和,字句简练,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作者借助“紫阳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尘世中的孤独感。虽然在世俗中无人识别这株花,然而它与“君”同名,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似乎在暗示着人与自然、人与理想之间的共鸣与交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何年植向仙坛上”:作者设问,暗示着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 第二联“早晚移栽到梵家”:表现了这种理想追求是有可能实现的状态。
    • 第三联“虽在人间人不识”:强调了这种理想状态在世俗中的隐秘性。
    • 第四联“与君名作紫阳花”:表明了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既是对友谊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的呼唤。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比喻和拟人,将花的种植与理想生活进行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紫阳花”作为核心意象,象征着理想和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对紫阳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示了理想在世俗眼中的无形与珍贵。

意象分析:

  • 仙坛:象征理想的境界,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
  • 梵家:代表着宁静与超然的佛教文化的影响。
  • 紫阳花:寓意纯洁与高洁的美好理想,反映出一种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坛”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境界
    • C. 普通花园
    • D. 人间的喧嚣
  2. “紫阳花”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世俗的繁华
    • B. 友情与理想
    • C. 消逝的时间
    • D. 人生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亲情的思考。
  • 李白的《庐山谣》: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精神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王维的作品在意象使用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白居易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反思与追求。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大全》

相关查询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古意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鸿雁行 沁园春(用周潜夫韵) 南乡子(德清舟中和老人韵) 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 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立地书橱 寒山片石 白面书郎 挑开头的成语 高字旁的字 雄蜂 月殿嫦娥 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七擒七纵 讥骂 采字旁的字 盆倾瓮倒 殳字旁的字 重畜 沦倾 包含冤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