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饱食闲坐》

时间: 2025-05-21 07:15:41

诗句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

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

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

朝廷重经术,草泽搜贤良。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

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15:41

原文展示

饱食闲坐
作者:白居易 〔唐代〕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
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
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
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
朝廷重经术,草泽搜贤良。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
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丰盛的食物和宁静的环境中闲坐的惬意场景。诗中提到丰收的稻谷和新鲜的鱼,厨师呼唤他吃饭,热腾腾的米饭和美味的鱼让他感到满足。每一口都适合他的口味,令人愉悦。美食和丰盛的饮食让他不再去思考名利。吃饱后他起身洗漱,走出门外在庭院中散步,最后又回到屋内,坐在阳光下,感叹这种美好的生活。虽然这个年头国泰民安,但是身边的人都忙于名利,唯独他这个无才之人却懒惰地留恋在洛阳,过着不出门、闲坐在家的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为他人谋事,总是短视;为自己谋事,却觉得漫长。

注释

  • 红粒陆浑稻:指红色的稻米,陆浑是一个地名,以出产优质稻米而闻名。
  • 白鳞伊水鲂:鲂是指一种淡水鱼,伊水是指伊河,表明鱼的新鲜。
  • 庖童:厨房的童子,指厨师或做饭的人。
  • 八珍与五鼎:指美味佳肴和丰盛宴席,八珍指八种美食,五鼎是古代烹饪器具,表示食物的珍贵和丰盛。
  • 可怜饱暖味:可怜的是这种饱暖的滋味,诗人感慨无人共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内容丰富著称,常常反映社会现象与民生疾苦,倡导“诗应为民所用”。他晚年定居洛阳,致力于政治与文学创作。

创作背景

《饱食闲坐》创作于唐代太和八年,正值社会相对安定之时,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与对浮华名利的厌倦,反映了当时士人的一种心态。

诗歌鉴赏

《饱食闲坐》是一首体现白居易闲适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富足而宁静的生活画面,表现了他对美食的享受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诗人面对丰盛饮食时的满足与愉悦,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哲学。

诗的开头通过“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描绘出丰收的田野与新鲜的水产,生动地刻画了自然的富饶与人们的满足。接着“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一句,突出了食物的诱人,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喜爱和享受。诗人随意地用筷子和勺子,享受着每一口美味,这种悠闲的态度正是他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然而,诗中却又隐含了一种对名利的失望,尽管生活优渥,但他内心却感到孤独与无聊,“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则揭示了他在物质充裕下的精神空虚。通过对比他与忙于追名逐利的人的心态,展现出一种对世俗的反思。

整首诗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人心浮躁的思考,最终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开篇介绍了丰收的稻谷和清澈的河水中的新鲜鱼,展示了自然的馈赠。
  •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有厨师呼唤他去吃饭,饭菜热乎,鱼肉鲜美,令人垂涎。
  •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每一口都符合他的口味,充分满足了他的肚子。
  •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美味佳肴在面前,他再也不去计较名利。
  •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吃饱后洗漱,整理衣裳,回归生活的宁静。
  • 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在庭院里散步,最终回到屋内,享受闲适。
  •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坐在阳光下,享受温暖,又显得懒散。
  • 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感叹这种美好的生活无人分享。
  • 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说明时间背景,社会安定的局面。
  • 朝廷重经术,草泽搜贤良:官府重视经济与治国之道,积极寻求贤能之士。
  •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古代圣王尧舜治理国家,夔龙也是古代贤者,表明治理之忙碌。
  •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有才华和智慧的人都在忙于谋求出路。
  • 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只有我这个无才之人,懒散地留恋洛阳,表现出对社会的无奈。
  • 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吃饱后不想出门,悠闲地呆在家中。
  •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身边的人感到孤寂,仆人也失去了光彩。
  •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虽然衣食无忧,但内心却毫无生气。
  •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为别人谋划事情总是短暂,为自己谋划却觉得漫长。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比生活的富足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照。
  • 拟人:通过对食物的描写,使其生动、具象。
  • 对仗:在结构上如“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浮华名利的厌倦,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强调精神的追求高于物质的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谷:象征着丰收与富饶,代表着美好的生活。
  • 鲂鱼:象征新鲜与美味,强调生活的享受。
  • 阳光:象征温暖与宁静,传达闲适的生活状态。
  • 洛阳:作为文化与政治中心,象征着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当下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饱食闲坐》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白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八珍”指的是什么?

    • A. 八种乐器
    • B. 八种美食
    • C. 八种花
    • D. 八种酒
  3.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对名利感到厌倦
    • C. 中立
    • D. 只重名利

答案

  1. B. 白居易
  2. B. 八种美食
  3. B. 对名利感到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饱食闲坐》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现了对富裕生活的享受,后者则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两者在主题上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不同层面的关注与反思。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秦楼月(留别海陵诸公) 点绛唇(汪汝冯置酒请赋芍药) 题妙庭观 游崆峒岩和洪邑侯韵 离合诗 嘲府僚诗 中秋见月 游姑妇岩 忆父母 仙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逾墙钻穴 15画属木的汉字大全_15画属木的字详解 见字旁的字 曳兵弃甲 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代不如一代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人字头的字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花晨月夕 布草 閠字旁的字 木輈 示字旁的字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遵旧 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李白桃红 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