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4:47
谒金门·柳丝碧
作者: 陈克 〔宋代〕
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
莺语匆匆花寂寂。
玉阶春藓湿。闲凭薰笼无力。
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
画檐残雨滴。
在碧绿的柳丝下,
人家在柳树旁过寒食节。
黄莺的叫声匆忙,花儿却显得寂寞。
玉阶上春天的青苔湿润,
我无力地倚靠在薰笼旁。
心中烦恼又有谁能理解呢?
檀香的烟绕着窗边灯光映衬着墙壁,
画檐下残余的雨水滴落。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后演变为扫墓祭祖的节日。诗中提到的“寒食”暗示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克,字抚宗,号景山,南宋著名词人,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作品多情而细腻,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创作背景:
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忧愁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感与理想的碰撞。
《谒金门·柳丝碧》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事的感慨。开篇的“柳丝碧”便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春风轻拂的温暖。然而,随着“柳下人家寒食”的引入,诗中便出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寒食节意味着对逝去的怀念,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中的“莺语匆匆花寂寂”,表现了春天的喧闹与花儿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寂寞的情绪。而“玉阶春藓湿”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细腻与温柔,诗人在这里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最后几句“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诗人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檀香的缭绕与灯光的映射,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无形的思念与思考。整首诗在对自然美的描绘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形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融合了自然的美与人事的忧愁,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多愁善感,反映出个体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心声。
诗词测试:
“柳丝碧”中的“碧”字表达了什么?
“莺语匆匆花寂寂”中“寂寂”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心事有谁知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