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12
谒金门(梅)
作者: 王庭筠 〔宋代〕
溪风紧。溪上官梅整整。
万木寒痴吹不醒。
一枝先破冷。
梦断香云耿耿。
月淡梨花清影。
长笛倚楼谁共听。
调高成绝品。
溪边的寒风呼啸,溪上的梅花整齐而挺拔。
万树寒风中愣愣地站着,似乎不愿被唤醒。
一枝梅花已经先开,打破了这个寒冷的时节。
梦中断了,香云依旧缭绕在心头。
月光淡淡,映照着梨花的清影。
长笛倚靠在楼上,谁能与我共听这乐曲?
声调高亢,成为绝世佳品。
作者介绍:王庭筠,字仲华,号澄江,北宋时期著名词人,以其词风婉约著称,常写梅花、月色等意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寒冷的冬季,梅花在寒风中独自绽放,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感。
《谒金门(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在寒风中的坚韧与美丽。诗的开头“溪风紧”便设置了清冷的氛围,接着“溪上官梅整整”则引导读者的视线,梅花在寒风中历经风霜却依旧挺立,令人动容。随后“万木寒痴吹不醒”进一步强化了冬日的凄清,万树沉寂,唯独梅花先行绽放,展现出一种孤傲的气质。
“梦断香云耿耿”一句,带有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后面的“月淡梨花清影”则利用月光照映梨花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又高雅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钟情以及在孤独中对美的追求。最终以“长笛倚楼谁共听”结束,既是对友人相伴的渴望,也寓意着高洁的艺术追求,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坚韧与优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传递出一种坚持与希望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溪风紧”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温暖的
B. 寒冷的
C. 热烈的
“万木寒痴吹不醒”中的“寒痴”是指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树木的呆滞状态
C. 风的猛烈
诗中提到的“月淡梨花清影”主要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热闹
B. 清幽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庭筠的梅花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二者均表现了孤独与对美的追求,但王庭筠更侧重于自然之美,杜甫则多了一份人情的思念。
推荐书目:
以上材料为对《谒金门(梅)》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