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谒金门 西湖暮归》

时间: 2025-05-13 12:42:31

诗句

归又晚,不记绕堤几转。

微雨催教游客散,湖山闲一半。

行到渡头桥断,越女如花争唤。

笑赌东风飞桨急,看谁先到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42:31

原文展示:

归又晚,不记绕堤几转。微雨催教游客散,湖山闲一半。行到渡头桥断,越女如花争唤。笑赌东风飞桨急,看谁先到岸。

白话文翻译:

归来的时候已晚,不知道在堤岸上转了多少圈。细雨催促着游客离散,湖光山色显得闲适一半。走到渡口时桥已经断了,越地的女子如花般争先恐后地呼唤。大家笑着打赌,东风能否助力,看看谁先到达岸边。

注释:

  • 归又晚:返回的时间已经晚了。
  • 不记绕堤几转:不知道在堤边转了多少圈。
  • 微雨:细雨。
  • 催教:催促、驱使。
  • 游客散:游客们纷纷离去。
  • 湖山闲一半:湖光山色显得一半悠闲无事。
  • 渡头桥断:渡口的桥已经断裂了。
  • 越女如花:指越地的女子,形容其美丽。
  • 争唤:争先恐后地呼喊。
  • 笑赌:笑着打赌。
  • 东风飞桨急:看谁的桨划得快。

典故解析:

  • 越女:指古越国的女子,常与美丽、聪慧的形象相联系,代表着江南的风情。
  • 东风:在古典诗词中常用于象征顺风、顺利,有助于行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涤华,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情之趣,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西湖之畔,表达了作者在细雨中游览西湖后的感受,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与游人归途的情景,采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山的闲适与游人的恋恋不舍。诗的开头“归又晚”便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游人因晚归而感到依依不舍,伴随着“微雨催教游客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细腻的氛围。诗中“行到渡头桥断”则是用意象的转折,表现了游览的结束与现实的逼近。最后一句“看谁先到岸”则带有一种轻松的竞赛意味,体现了游人间的欢快情绪,使整首诗在忧伤中又透露出一丝生动活泼的气息。张涤华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归又晚”:通过简单的开头直接引入主题,暗示归途的急迫。
    2. “不记绕堤几转”:描绘游人沉醉于湖边美景,忘却时间的流逝。
    3. “微雨催教游客散”:细雨加深了归去的情绪,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
    4. “湖山闲一半”:静谧的湖山与游人的急促形成对比。
    5. “行到渡头桥断”:暗示归途的结束,现实的无情。
    6. “越女如花争唤”:增添了人情味,展现了青春的活力。
    7. “笑赌东风飞桨急”:最后一句轻松幽默,展现友谊与快乐。
  • 修辞手法

    • 拟人:“微雨催教”让雨变得有情感,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对仗:如“笑赌东风飞桨急”,上下句对应,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游人之间的友情,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中的欢愉与惆怅。

意象分析:

  • 湖山:象征宁静与柔美,代表自然的广袤与人心的向往。
  • 越女:代表了青春、美丽和活力,体现了人情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越女”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聪慧
    B. 忧伤与失落
    C. 自然与和谐

  2. 诗的开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忧伤
    C. 平静

  3. “笑赌东风飞桨急”中的“东风”象征着? A. 逆风
    B. 顺风
    C. 暴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诗词对比:李白的《庐山谣》与张涤华的这首诗,虽风格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辞典》

相关查询

辟支岩 和黄彦华帅机六言十首 其五 长相思·朝有时 题听蛙方君诗卷二首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贫病 次韵竹溪 挽李秘监 读秦纪七绝 鹊桥仙·我如龚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那里话 示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不弃草昧 包含濮的词语有哪些 行若无事 生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普天之下 鼻音 创作 凿龙 壹倡三叹 以索续组 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